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交通設備大規模更新在即,“四網融合”擴大試點範圍
发布:2024-07-11

7月10日,中國國新辦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會上介紹道,今年是《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印發的第五年。五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綜合實力又實現了大幅躍升,向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大規模設備更新是我們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國交通設備更新體量規模較大,截至去年底,全國擁有鐵路機車2萬多臺、營運汽車1200多萬輛、水上運輸船舶約12萬艘、公共汽電車近70萬輛。為此,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制定了行動方案,準備開展七方面的行動推進交通設備更新。

中國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也在會上表示,正在和相關部門、省份對接,以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為試點,大力推動“四網融合”工作,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模式。下一步將擴大“四網融合”試點推廣範圍,著力在設施互聯、票制互通、安檢互信、資訊共用和管理協同等方面下功夫。

立體交通網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

過去五年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立體交通網特別是主骨架、主幹道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李小鵬透露,目前中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已突破600萬公里,其中,“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已經基本成形。

分領域來看,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4.5萬公里;全國公路通車里程543.6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18.36萬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萬公里,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54萬公里;港口生產性碼頭泊位達22023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碼頭泊位達2878個;民用運輸航空機場總數259個,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千萬人次及以上的運輸機場數量達38個,貨郵吞吐量萬噸及以上的運輸機場達到63個。

“總的來說,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李小鵬表示,普速鐵路的發展還存在短板、區域間高速公路通道能力還有待提升、內河航道建設和水運體系聯通還存在不足、綜合樞紐輻射能力還不強。“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加快‘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打造示範大通道。”李小鵬表示,還要深入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工程、國家公路聯通提質工程、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建設專案。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際物流通道網路建設也頗具成效。中國的國際海運線路通達全球的各個主要港口,集裝箱班輪航線往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全球海運連接度多年來居世界第一。在航空貨運方面,國際航空貨運通達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港和上海分別成為全球第一和第三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在國際道路運輸方面,中國與2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的國際道路運輸協定。而在鐵路方面,中歐班列已連通了歐洲25個國家220多個城市。

海陸空密集的聯通也提升了國際貨運的服務能力。目前,我國國際海運承擔了我國95%以上的進出口貨量,國際航空貨運成為時效性強、附加值高的高端貨物的主要運輸方式。2023年,全年完成國際及港澳臺郵件快遞31.1億件,有力支撐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2023年中歐班列共開行了1.7萬列,發運190萬標箱。而在國際道路運輸方面,去年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了105%。

中歐班列的開行數量還在攀升,7月10日就已經累計開行1萬列,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列,累計發行貨物108.3萬標箱,同比增長11%。

值得一提的是,費東斌在會上透露“四網融合”的進展。“四網融合”指的是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融合,主要指的是地鐵和城際、市域(郊)鐵路的融合與互聯互通。隨著中國區域戰略的實施,“四網融合”的需求就越來越強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戰略規劃對此都有專門部署。但地鐵和鐵路之間的制式不統一、標準不統一和管理不一致始終是“四網融合”的問題和難點。

費東斌表示,正在和相關部門、省份對接,以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為試點,大力推動“四網融合”工作,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模式。

今年以來,交通部門支持和指導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開通,並與佛肇、莞惠城際實現了“四線貫通”和公交化運營,並組織與廣東省有關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成立了工作專班,與廣東省聯合制定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的實施方案,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實施,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中國特色的行業標準,來指導全國各地的“四網融合”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更大範圍的‘四網融合’試點推廣工作,大力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費東斌表示,將著力在設施互聯、票制互通、安檢互信、資訊共用和管理協同等方面下功夫。

設備大規模更新或超千億

在這場新聞發佈會,李小鵬還透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交通設備大規模更新。

今年3月,中國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李小鵬指出,對交通運輸行業來說,設備規模體量較大,截至去年底,全國擁有鐵路機車2萬多臺、營運汽車1200多萬輛、水上運輸船舶約12萬艘、公共汽電車近70萬輛,“這當中有部分設備是需要更新的,更新體量規模較大。”

一個月前,中國交通運輸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已經公佈,李小鵬表示,下一步準備開展七個方面的行動:一是加快實施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二是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三是城市公車電氣化替代;四是老舊機車淘汰更新;五是郵政快遞老舊設備替代;六是物流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七是標準提升行動。

這不僅是中國部委層面的行動,中國各省市政府也已經動了起來。比如浙江制定並印發了《浙江省推進交通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開展六大行動共計18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7年全省交通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其中重點包括力爭到2027年新增新能源重型貨車500輛、新能源貨船30艘以上,提前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2萬輛、內河老舊營運貨船800艘。並計畫到2027年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車2000輛、計程車(含網約車)13萬輛,更新工程機械裝備920臺(套)、港作機械設備70套。

多家證券機構預測設備更新將帶來的萬億新商機。雖然沒有機構詳細測算老舊柴油貨車、老舊船舶和郵政快遞老舊設備等的更新需求,但以其規模以及各省市的計畫方案,料需求總量至少千億元以上。

不過,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惲綿提醒,不應片面追求更新規模,而是應該按照企業需求和市場容量推進設備更新。比如在貨車領域,由於中國的環保標準較為嚴苛,2008年到現在,短短16年間,中國機動車排放標準從國三升級至國六,幾乎每隔4~8年就推行新標準,致使目前大多數車輛尤其是大貨車,使用年限還不足10年,國五國六的貨車更是遠低於貨車15年使用年限。

“提前報廢並不經濟,也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負擔。”惲綿認為,物流領域亟需投資的領域是多式聯運的樞紐建設,以及小掛運輸和物流場站建設。這些投資將更有效地提升物流服務效率,建議將錢用於刀刃上。

來源:21經濟網

上一篇:隨著原油和汽油庫存的減少 油價小幅上漲
下一篇: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累計發送貨物108.3萬標箱
相關推荐
  • 零部件約500萬個!全離子加速器裝置調試成功
    链接阅读
  • 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啟動,首期規模達510億元
    链接阅读
  • 世界壩體最高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
    链接阅读
  • 雅礱江兩大水電站同步截流,國家首個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加快建設
    链接阅读
  • 今冬電力保供形勢如何?中電聯:預計總體供需平衡,局部高峰時段偏緊
    链接阅读
  • 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中東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
    链接阅读
  • 中國、澳大利亞渴望穩定關係,儘管存在緊張局勢和競爭
    链接阅读
  • 110公里!中國最長的長輸供熱管道貫通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貿易議題填補空白

2025-10-31

特朗普下令五角大樓重啟美國核武器試驗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因經濟暫時保持韌性

全球央行轉向降息謹慎立場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未透露下一步動向

令人難忘的十月:全球債券市場傷痕累累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