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e Brock, Giulia Segreti, Paul Sandle and Tim Hepher 報導 在美國國會代表團的鼎力支持下,美國防務巨頭利用巴黎航展展示尖端技術並爭取歐洲合作夥伴,以期借勢歐洲地區不斷增長的軍事支出。
許多歐洲國家已承諾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威脅削減對該地區的軍事支持。
這種緊張局勢在本周的巴黎航展上並未顯現,美國議員和軍火製造商承諾加強跨大西洋合作,因為歐洲正在加大對從炮彈、戰鬥機到導彈防禦系統等各類軍事裝備的投資。
“我們明白,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是力量倍增器,因此我們合作時會更強大,”特朗普所屬共和黨成員、美國參議員傑裏·莫蘭在航展上對記者表示。該航展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太與國防行業盛會。
莫蘭率領的代表團正支持美國武器製造商,他稱此行旨在傳遞美國“是可靠夥伴”的資訊。
這種和解的語氣與特朗普政府近期對歐洲及其國防工業的一系列貶低言論形成鮮明對比。
“我認為與盟友對抗不會讓我們更強大,”民主黨參議員珍妮·沙欣在巴黎對記者表示,並表達了她希望鞏固與歐洲國防關係的願望。
對美國的依賴
儘管許多歐洲國家承諾提升軍事自主能力,但該地區仍高度依賴美國國防製造商。
例如,歐洲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美國製造的戰鬥機和導彈,從雷神技術公司購買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從波音公司購買軍用飛機和直升機。
在人工智慧、無人機和衛星星座等新興軍事領域,美國科技公司如安杜裏爾、帕蘭蒂爾和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遙遙領先。
美國企業希望借歐洲軍事支出激增之機鞏固優勢,包括通過合作來緩和潛在的外交緊張關係,與會代表表示。
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安杜裏爾與德國國防巨頭萊茵金屬於週三宣佈將合作為歐洲市場研發軍用無人機,此舉表明歐洲正借助美國技術提升軍事能力。
雷神公司陸地與空中防禦系統總裁托馬斯·拉利伯蒂表示,歐洲目前沒有容易替代其武器的方案,他預計該公司將在歐洲保持長期存在,包括通過新合作關係。
拉利伯蒂稱,雷神公司即將宣佈在歐洲生產“毒刺”導彈(一種被烏克蘭軍隊用於對抗俄羅斯的輕型防空導彈)的計畫。
“對於緊急需求,雷神公司有能力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拉利伯蒂在巴黎對記者表示。
“我們在這裏有著非常光明的前景。”
波音公司今年從特朗普政府獲得了一份合同,用於開發下一代F-47戰鬥機。該公司表示,儘管存在政治波動,歐洲和美國仍將保持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部分原因是為了應對中國威脅。
“沒有人能獨自完成——也許中國人可以嘗試,但我們其他人肯定需要合作,”波音公司政府服務部總經理圖博·斯約格倫表示。
“否則將耗時過長且成本過高。”
義大利航空航太與國防集團萊昂納多(Leonardo)董事長斯特凡諾·龐特科沃補充稱,由於美國掌握的國防技術優勢,未來幾年美國參與部分歐洲專案將“不可避免”。
歐洲行動遲緩
歐洲競爭對手對未來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但表示預算限制和缺乏區域聯盟正阻礙進展,並承認將繼續需要美國的大力支持。
“國家主權很重要,但碎片化是有害的。我們需要找到一種平衡的方式,”萊昂納多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托·辛戈拉尼週二對記者表示。
空客航空、國防與航太業務負責人讓-布裏斯·杜蒙表示,歐洲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非常高”。
“完全不依賴美國,我認為這只是個夢想。我們對互操作性的需求推動了部分美國需求,”杜蒙特說道。其公司與英國BAE系統公司及義大利萊昂納多公司合作生產歐洲戰鬥機颱風戰鬥機,並製造地球觀測衛星和無人機。
義大利國防部長圭多·克羅塞托表示,與美國相比,歐洲存在“過多官僚主義”,需適應以更快、更廉價、更靈活技術為特徵的新軍事時代。
“歐洲要麼將其工業適應這些新參數——與四年前相比截然不同——要麼將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不僅僅是美國對手,”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