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w MacAskill, Federico Maccioni and Pesha Magi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伊朗的主要核設施在當晚的軍事打擊中已被“徹底摧毀”,其中包括深埋地下的福爾多設施,美國於6月13日加入了以色列發起的襲擊行動。
專家表示,對伊朗鈾濃縮設施的軍事打擊造成的污染風險有限,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周日表示,在美國發動襲擊後,未報告任何輻射水準升高。
目前哪些伊朗核設施遭到襲擊?
美國軍事打擊了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特朗普表示,伊朗的關鍵核濃縮設施已被“完全徹底摧毀”。此次襲擊緊隨此前以色列對納坦茲、伊斯法罕、阿拉克和德黑蘭本身核設施的襲擊之後。
以色列稱其目標是阻止伊朗製造核彈,而美國表示不會允許德黑蘭獲得此類武器。伊朗否認曾尋求核武器。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此前曾報告納坦茲鈾濃縮工廠、伊斯法罕核設施(包括鈾轉化設施)以及卡拉傑和德黑蘭的離心機生產設施遭到破壞。
以色列還襲擊了阿拉克(又稱孔達布)。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以色列的軍事打擊擊中了正在建設中且尚未投入運行的孔達布重水研究反應堆,並損壞了附近生產重水的工廠。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該反應堆未投入運行且不含核材料,因此沒有放射性影響。重水反應堆可用於生產鈈,而鈈與濃縮鈾一樣,可用於製造原子彈。
這些襲擊會帶來哪些風險?
在美軍襲擊發生前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專家表示,以色列的襲擊迄今為止僅造成有限的污染風險。
倫敦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USI)高級研究員達裏婭·多爾齊科娃表示,對核燃料迴圈前端設施(即鈾準備用於反應堆的階段)的襲擊主要帶來化學風險,而非放射性風險。
在鈾濃縮設施中,六氟化鈾(UF6)是主要關注對象。
“當UF6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反應時,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她表示,“在風力較弱的情況下,大部分物質預計會沉積在設施周邊;在風力較強的情況下,物質會傳播得更遠,但也有可能更廣泛地擴散。地下設施中有害化學物質擴散的風險較低。”
英國萊斯特大學民用安全與安全單位負責人西蒙·貝內特表示,當地下設施遭到襲擊時,對環境的風險微乎其微,因為“核材料被埋在可能數千噸的混凝土、土壤和岩石中”。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政策專案聯合主任詹姆斯·阿克頓指出,在鈾進入核反應爐之前,其放射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六氟化鈾的化學形式是有毒的……但它實際上不會傳播很遠,而且幾乎不具放射性,”他補充道。
他指出,對鈾濃縮設施的襲擊“不太可能造成重大場外後果”,同時明確表示反對以色列的行動。
關於核反應爐的情況如何?
主要擔憂是針對伊朗位於波斯灣沿岸布希爾核反應爐的襲擊。
6月19日,以色列軍方稱已襲擊布希爾一處設施,隨後又稱該聲明系誤傳,此消息在波斯灣地區引發災難性擔憂。
以色列表示希望避免任何核災難。
曼徹斯特大學流行病學名譽教授理查德·韋克福德表示,雖然對鈾濃縮設施的襲擊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化學問題”,但對大型核反應爐的嚴重破壞“則是另一回事”。
他補充說,放射性元素可能會通過揮發性物質的煙霧或進入大海而釋放。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阿克頓(Acton)表示,對布希爾的襲擊“可能引發絕對的放射性災難”。
關於核反應爐的情況如何?
主要擔憂是針對伊朗位於波斯灣沿岸的布希爾核反應爐的襲擊。
6月19日,以色列軍方稱已襲擊了布希爾的一處設施,此後又稱該聲明系誤傳,這一消息在波斯灣地區引發了災難性後果的擔憂。
以色列表示希望避免任何核災難。
曼徹斯特大學流行病學名譽教授理查德·韋克福德指出,雖然對鈾濃縮設施的襲擊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化學問題”,但大型核反應爐的嚴重損壞“則是另一回事”。
他補充說,放射性物質可能通過揮發性物質的煙羽或直接排入海洋的方式釋放。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阿克頓(Acton)表示,對布希爾的襲擊“可能引發絕對的放射性災難”。
為什麼海灣國家特別擔憂?
對於海灣國家而言,對布希爾的任何襲擊都會因海灣水域可能受到污染而加劇影響,危及關鍵的淡化飲用水來源。
知情人士透露,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密切監測襲擊後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該人士稱,目前尚未發現放射性污染跡象,並補充稱GCC已制定應急計畫,以應對海灣地區水資源和糧食安全面臨的威脅。
在阿聯酋,淡化水占飲用水供應量的80%以上,而巴林自2016年起完全依賴淡化水,地下水資源則100%用於應急儲備,當局表示。
卡塔爾也100%依賴淡化水。
在沙烏地阿拉伯,這個擁有更大天然地下水儲備的國家,截至2023年,約50%的供水來自淡化水,根據統計局的數據。
雖然一些海灣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和阿聯酋,可以從多個海域獲取水源,但卡塔爾、巴林和科威特則擠在海灣沿岸,沒有其他海岸線。
“如果發生自然災害、石油洩漏或針對性攻擊導致海水淡化廠停運,數十萬人可能在瞬間失去淡水供應,”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學教授尼達爾·希拉爾表示。
“沿海海水淡化廠特別容易受到地區性風險的影響,如石油洩漏和潛在的核污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