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 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本週二發佈的報告顯示,在 2024 年全球前 20 大半導體企業中,英特爾仍是最大研發(R&D)支出企業,三星電子研發支出增幅最大。
數據顯示,三星去年研發投入達 95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678.57 億元人民幣),較 2023 年的 55 億美元增長 71.3%,排名從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英特爾 2024 年投入 165.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1182.13 億元人民幣),但同比增幅僅為 3.1%,遠低於同行。英偉達則以 12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892.85 億元人民幣)位列第二,同比增長 47%。

臺積電以 63.6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454.28 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七,同比增長 8.8%。SK 海力士連續第二年位列第十,研發支出 33.3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237.8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2.7%。
其中,英特爾作為唯一一家在美國本土同時進行晶片設計和製造的企業,目前重點投入在於提升其 18A 工藝的良率,但該公司去年仍錄得 188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1342.85 億元人民幣)虧損。
整體來看,2024 年全球前 20 大半導體企業合計研發投入 986.8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7048.5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7%,約占行業總研發支出的 96%。其中 15 家企業增加了投入,5 家則有所削減。
從研發投入與營收占比來看,美國企業排名靠前,英特爾、博通、高通和 AMD 位居前列。前 20 家企業的平均比例為 15.8%。其中,三星為 11.7%,SK 海力士為 6.99%,為該組最低。其中 SK 海力士研發投入增長逾 32%,但由於營收幾乎翻倍,故研發投入占比反而有所下降。
TechInsights 預計,英偉達可能在明年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研發支出最高的半導體企業。英特爾去年將 33.6% 的營收投入研發,但其新任 CEO 陳立武已開始削減開支。相比之下,英偉達將 1156.2 億美元營收中的 10.8% 用於研發,並已連續四年大幅增加投資。

記者上個月還報導稱,相對於英特爾的巨額投入,其 18A 工藝目前仍存在良率偏低的風險。
根據 X 用戶 @Kurnalsalts 分享的數據,Intel 18A 工藝的邏輯電晶體密度僅 184.21MTr / mm2,是同行之中最低的。此前 TechInsights 分析的數據卻顯示,在高密度邏輯單元電晶體密度方面,臺積電 2nm 為 313 MTr / mm2、Intel 18A 為 238 MTr / mm2,三星 2nm 則為 231 MTr / mm2。
來源:中國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