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週四,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Bosch)表示,未來五年將裁減1.3萬個崗位。與此同時,博世正在大力押注人工智慧(AI)技術,以提升生產力。
博世聲稱,公司計畫在2030年底之前分階段裁減員工,主要集中在博世移動出行業務部門。
博世董事會成員、勞資事務總監Stefan Grosch表示:“我們必須緊急著手提升出行業務板塊的競爭力,並持續進行結構性的成本削減。這對我們來說非常痛苦,但遺憾的是已經別無選擇。”
此次裁員計畫是在2024年公佈的裁員方案之外追加的。也就是說,加上2024年已公佈的9000人裁員計畫(其中4500人已完成離職手續),博世累計裁員規模將達2.2萬人。
截至去年12月31日,博世全球員工總數約41.79萬人,其中逾20萬人在移動出行業務部門工作。
博世坦言,裁員與業務重組的背後是移動出行業務每年約25億歐元(約合29億美元)的成本缺口。公司將這一缺口歸因於市場環境緊張、競爭加劇,以及新技術在市場滲透方面遇到困難。
該公司此前也表示,在需求疲軟、貿易壁壘加劇的艱難環境下,公司將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為每一分錢而戰”。
為了降低成本,博世計畫利用AI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重點應用在智能製造環節以及供應鏈優化上。
地緣政治挑戰
這一裁員計畫進一步反映了德國經濟與就業市場面臨的壓力。該國上月登記失業人數已達300萬。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今年表現非常疲軟,第二季度經濟萎縮0.3%,美國關稅衝擊拖累了工廠產出。
除博世之外,包括戴姆勒卡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以及化工企業索爾維和巴斯夫在內的大型雇主,近月也宣佈在德裁員。
不過,儘管大幅瘦身,博世仍重申將繼續把德國作為其核心運營基地。“德國在博世的業務中是、也將繼續是核心,無論在員工數量還是業務佈局上。但我們必須提高效率,才能在全球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
據悉,博世計畫在其費爾巴哈工廠裁員約3500人,在施維伯丁根裁員1750人;2028年前逐步關閉雇傭560人的魏布林根工廠部分業務;在比爾塔爾削減1550個崗位,並在洪堡減少1250個崗位。
財務層面,博世1月公佈的年報顯示,2024年營收同比小幅下降至905億歐元。其中歐洲地區營收下滑5%,至445億歐元。當時公司就指出,人工智慧已成為其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核心。
不過,對歐洲汽車業而言,一個利好消息是,美國政府週三宣佈已落實與歐盟的貿易協議,自8月1日起歐盟汽車及零部件的關稅下調至15%。
但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剩餘的貿易壁壘依然構成挑戰,呼籲歐盟進一步改善跨大西洋貿易條件。
博世董事會成員Markus Heyn指出:“地緣政治發展以及關稅等貿易壁壘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和所有企業一樣,我們必須直面這些挑戰。競爭強度預計將會顯著加劇。”
來源:中國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