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資訊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印發《電子資訊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主要預期目標,即規模以上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製造等相關領域後電子資訊製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到2026年,預期實現營收規模和出口比例在41個工業大類中保持首位。
電子資訊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的關鍵領域。
《行動方案》還提出,到2026年,5個省份的電子資訊製造業營收過萬億元,伺服器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國內市場滲透率超過40%,個人電腦、手機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
圍繞上述目標,《行動方案》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深化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促進國內外市場暢通經濟迴圈,深挖需求潛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方面細化16項具體舉措。
例如,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加力推進電子資訊製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專案開工建設,充分發揮重大專案撬動牽引作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發揮好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紐帶作用,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指導耐心智慧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等。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此前發佈的《2025年我國電子資訊製造業發展形勢展望》認為,在增量政策的強勁推動下,電子資訊製造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隨著新技術、新熱點的加速湧現,電子資訊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將愈加明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將帶動產業鏈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延伸。
“相關部署緊抓市場回暖機遇,加快推動消費電子產品創新升級。同時電子資訊製造業是資本和技術雙密集型產業,融資需求較大、回報週期長,相關部署有望推動產業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進一步豐富金融對電子資訊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支持手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管道。”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陳淥萍表示。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