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隨著整個經濟政策持續發力、政策力度持續增強,再加上外部環境趨於明朗,A股無論從估值還是市場關注度來講,都有望保持上行。”在9月1日舉行的第22屆瑞銀證券中國A股研討會媒體分享會上,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中速發展的新週期,優質的企業更可能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估值,同時科技創新作為中國企業穿越週期的核心競爭力,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投資中國的關注焦點。
房東明表示,根據瑞銀的觀察,今年以來,投資者整體對中國投資的信心是在不斷增強,特別是在全球分散投資的資產配置大趨勢下,海外投資者對非美元資產、對中國資產配置的意願在逐步提高,“所以,我在6月已經提出了:今年很有可能是中國資產的大年。”
房東明說,6月,境外的投資持股突破了3萬億人民幣,占到整個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7.4%。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會的投資者中,來自美國、中東地區的海外投資者比往年有顯著增加。
“如果把瑞銀覆蓋的客戶與投資者分為中資和外資兩個部分,那麼從去年9月政策刺激不斷持續與加碼的大背景下,中資機構投資者對A股、對中概股、對港股的投資信心不斷在增強,而且整體對板塊的跟進、輪動的關注,以及市場信心也是持續提升。”房東明表示,“外資可分為配置投資型和交易型兩類客戶。海外交易型投資者最近一年來,對A股市場不斷在加大投入。而配置和投資型投資者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審慎情緒,但他們的關注度也同樣在提高,我們也在期待這些投資者更多入場下單的行動。”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也表示,在過去兩周與投資者的交流中發現,在市場上行的背景下,投資者普遍表達了樂觀的看法,對近期A股市場反彈的興趣度顯著提升,“我們相信,投資情緒的改善自然有一部分來自股市快速反彈本身,當然也有一部分緣於全方位的政策寬鬆所激發的信心提振以及股市結構性改革下居民理財搬家的預期。”
孟磊指出,海外資金在2025年上半年整體呈現淨流入A股的態勢。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達到3.07萬億元。從北向淨流入的視角來看,根據瑞銀的估算,北向資金在2025年的前兩個季度中均選擇增持A股。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南向各行業近乎一邊倒的淨流入,北向分行業淨流入出現了顯著的分化。由於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的橫空出世與人形機器人引發廣泛關注,資訊技術與工業板塊在一二季度均實現北向資金的大幅淨流入。與此同時,擁有高股息特點的金融板塊持續得到海外投資者的青睞。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海外投資者有充足的加倉A股的空間。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復蘇,中國企業的創新火花幫助企業基本面兌現盈利增長,疊加‘反內卷’的落地,全球投資者可能重拾對A股市場的信心並回歸。”孟磊說。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同樣認為,從去年9月份以來,海外投資者自上而下對中國的態度變得相對更加積極。他分析,這種積極態度主要源於三方面的考量。
首先,去年9月份以來市場獲得了諸多底部保護,國家隊的參與也為市場提供了一定的底部支撐。其次,科創主題的爆發,以及創新藥、新消費場景等的持續接力,極大重塑了海外投資者此前對中國的偏見。過去他們認為 “中國沒有能力創新、沒有能力兌現企業家精神”的印象已有極大改觀。第三,今年全球經濟普遍面臨壓力與阻力,中國作為此前被低估的市場,出現了明顯的重估機會。從資產配置角度看,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低配幅度正顯著收窄,而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前景也成為令人振奮的關注重點。
投資風格上,孟磊認為,高beta屬性以及受益於充足的市場流動性的成長及小盤風格獲得的關注度較高,在行業偏好方面,看好流動性敏感且具有高beta屬性的行業。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