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突然宣佈對瑞士輸美金條加征關稅後,一場圍繞瑞士黃金精煉業責任的全國性辯論正在瑞士國內展開。
美國近期宣佈對部分瑞士輸美商品徵收高達39%的關稅,並出乎意料地宣佈對金條徵收關稅,震驚了瑞士這個世界最大的黃金精煉中心。白宮上周五表示,將在近期發佈行政命令以“澄清”對金條關稅的立場。此舉是特朗普政府縮減美國貿易逆差整體計畫的一部分。
黃金行業成眾矢之的
瑞士本身沒有金礦,但其精煉廠運往美國的黃金——在截至6月的12個月期間價值約615億美元——嚴重影響瑞士對美貿易順差。上周瑞士談判代表團未能說服美方降低關稅後,部分政界人士將矛頭指向黃金行業。
黃金產業是瑞士經濟的支柱之一。據瑞士央行數據,去年黃金以占出口總額27%的份額,超越藥品成為瑞士最大的單項出口商品。今年早些時候,因美國投資者搶在潛在關稅出臺前購入黃金,瑞士黃金出口出現激增,這反而加劇了美方關注。
瑞士一些中間派和左翼政界人士現在公開呼籲,讓雇用約2000人、產生逾1000億美元營收的黃金行業以某種形式為這一慘敗付出代價。
瑞士自由民主黨(FDP)議員漢斯-彼得•波特曼公開表示:“如果一個行業正在損害整個國民經濟,而該行業本身在就業或稅收方面對瑞士的價值並不大,那麼該行業必須為當前損害買單。”他提出兩種可能方案:將黃金運回英國、巴西或荷蘭等來源國後再轉往美國,或對該行業徵收“可持續性關稅”。
綠黨領袖麗莎•馬佐內則提議通過“適當的稅收”讓該行業補償國家損失。瑞士社會民主黨(SPS)議員則批評政府未能預見黃金問題可能引發的政治敏感性。
業界回應
面對指責,黃金行業迅速做出回應。精煉商MKS Pamp的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埃米特為黃金行業辯護,指出瑞士之所以能成為精煉中心,是得益於其專業知識和監管。他強調:“貴金屬行業,尤其是黃金行業,是瑞士非常優秀的旗手。瑞士的卓越備受追捧。”
瑞士貴金屬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主席克裏斯托夫•維爾德表示,該行業正承受美國關稅規則變動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以及國內政治壓力。“抨擊某個行業是解決這種問題的錯誤方法,。”他呼籲瑞士各界團結應對。
全球黃金貿易流動通常呈三角形模式,大金條在倫敦與紐約之間來回運輸,途經瑞士,在瑞士被重新鑄造成不同尺寸的金條。這些重新鑄造服務是瑞士每月黃金進出口的重要推動力——但對精煉廠來說,這是一項利潤率很低、價格競爭激烈的業務。
今年初,瑞士精煉廠忙於鑄造運往紐約的金條,但這種貿易流動在4月發生逆轉,當時在美國積壓的金條開始回流倫敦。最近幾個月,由於關稅不確定性和美國庫存消化,瑞士對美國的黃金出貨量幾乎降至零。
瑞士南部Argor-Heraeus精煉廠的聯席首席執行官羅賓•科爾文巴赫質疑在不同市場使用不同尺寸金條的邏輯。“這導致了一種怪事,我們甚至會收到我們自己在三個月前發運到紐約的箱子,我們只是打開它們,重新鑄造,然後再把它們發回倫敦,。”他表示。
“如果有一套通用標準,使這些金條不需要經過瑞士中轉,我會同樣高興,。”科爾文巴赫表示。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精煉廠最有價值的客戶往往來自奢侈腕表行業,向它們供應製造產品所需的貴金屬。
精煉廠的核心利潤實際來源於奢侈腕表行業的高價值客戶。而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瑞士腕表需求下降,或促使美國客戶轉向境外購買。
受關稅不確定性及美國庫存消化影響,瑞士對美黃金出貨量近期已幾近歸零。在此背景下,該行業曾提出加大對美國精煉業務投資的可能。MKS Pamp的埃米特證實公司“致力於擴大在美業務”,目前該公司已在俄克拉荷馬州設有一家鑄造廠。
瑞士政府表示將繼續與美國進行談判,尋求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議。
來源:中國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