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名人事件 > 文章内容 返回
顛覆性的存儲技術:華人科學家實現10億次擦寫 改寫存儲產業格局
发布:2025-08-10

一項顛覆性的存儲技術突破正在重新定義半導體產業的未來。75歲華人物理學家盧志遠開發的自我修復閃存技術,將傳統閃存的擦寫次數從1萬次大幅提升至10億次以上,這一成就不僅為他贏得了2025年未來科學大獎,更為全球數據存儲產業開啟了新的技術紀元。

圖丨盧志遠(來源:資料圖)

傳統閃存技術面臨的耐久性瓶頸長期困擾著整個行業。基於量子隧穿效應的存儲機制雖然實現了數據的非易失性保存,但反復的”擦除-寫入”迴圈會導致存儲單元的絕緣層受損,限制了器件的使用壽命。這一物理局限性直接影響了從消費電子到企業級存儲系統的可靠性和成本效益。

盧志遠的團隊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瞭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路徑。當存儲單元中的原子因反復隧穿而偏離理想位置時,可以通過精確控制的加熱過程重新排列原子結構,恢復絕緣層的完整性。這種”熱修復”機制類似於金屬疲勞後的退火處理,能夠在不影響存儲數據的前提下修復結構損傷。

技術突破的產業意義

這項技術的影響遠超單純的性能提升數字。在企業級應用中,存儲設備的更換頻率直接關係到總體擁有成本。傳統閃存在高強度寫入環境下可能數月內就需要更換,而新技術支持的設備理論上可以運行數十年而無需更換,這將從根本上改變數據中心的運營模式。

更為重要的是,盧志遠團隊在容量密度方面也實現了重大突破。通過工藝縮放和3D垂直堆疊技術的結合,他們已經實現在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存儲1000億比特數據。這種密度的提升不僅滿足了移動設備對小型化的需求,也為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提供了更強大的存儲基礎。

盧志遠預測,在現有技術框架內,存儲密度還能在當前基礎上提升100倍。這一預期基於對材料特性和製造工藝的深度理解,以及對半導體物理極限的準確把握。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單個存儲晶片將能夠容納相當於當前整個數據中心的資訊量。

系統級優化思維

盧志遠的技術創新不僅體現在器件層面,更重要的是他從系統整體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論。在閃存介面設計中,他選擇將輸出通道從8個減少到1個,這一看似降低性能的決定實際上大幅簡化了系統佈線,降低了整體成本和複雜度。

這種系統級思維在半導體產業中尤為珍貴。隨著摩爾定律放緩,單純的器件性能提升已無法滿足系統需求的增長,需要通過架構創新和系統優化來實現整體性能的躍升。盧志遠的方法為行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範式。

盧志遠的技術成就還包括高密度每單元4比特存儲、深度納米級BE-SONOS器件,以及三維NOR閃存技術。這些創新共同構成了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的完整生態系統,為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聯網等新興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產業前景與挑戰

儘管技術突破令人振奮,但從實驗室到大規模商業化仍面臨諸多挑戰。製造工藝的複雜性、成本控制和產能爬坡都需要時間來解決。此外,新技術與現有系統的相容性也需要仔細考慮。

盧志遠對未來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存算一體技術和3D堆疊將成為未來十到二十年的核心突破方向。通過讓記憶體直接參與計算,可以大幅降低數據傳輸延遲和能耗,這對於AI晶片和邊緣計算尤為重要。

在全球半導體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盧志遠的技術突破為中國在存儲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提供了重要機遇。隨著國內人才儲備的不斷增強和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這些基礎性技術創新有望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推動整個生態鏈的協同發展。

來源:中國財聯社

上一篇:美聯儲副主席鮑曼表態:仍支持年內三降息,9月就開跑
下一篇:安徽首款全自研繩驅機器人亮相:全身共46個自由度
相關推荐
  • 三星、SK等韓國四大集團CEO將赴海湖莊園 聚會由孫正義牽頭
    链接阅读
  • 福耀玻璃:曹德旺辭去董事長職務,選舉曹暉為新董事長
    链接阅读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下周開!將彙聚25位國際頂級獎項得主,近半系首次參加
    链接阅读
  • SpaceX元老漢斯將搭藍色起源火箭,好友將成為首位輪椅太空旅客
    链接阅读
  • 蘋果COO上任後首次到華走訪“果鏈”,九成製造採用可再生能源
    链接阅读
  • 貴州茅臺股價近一月跌超6%,知名投資人段永平再出手:“今天買了點茅臺”
    链接阅读
  • 庫克再度到訪中國:首站現身LABUBU上海展覽,還與王寧互動
    链接阅读
  • 量子計算“接棒”AI,穀歌兩年內“走出”五位諾獎得主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與默克集團達成協議 部分試管嬰兒藥物降價

2025-10-17

“驚喜”來了!新凱來子公司萬裏眼發佈超高速即時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

2025-10-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2025-10-15

歐洲增長將保持穩定,但財政成本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中國貨輪首航北極抵達英國 運貨時間縮短一半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