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usha Shah 報導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周日達成一致,決定在 9 月將石油日產量提高 54.7 萬桶,這是為奪回市場份額而採取的一系列加速增產舉措中的最新一次,因為市場對俄羅斯可能引發的供應中斷愈發擔憂。
此舉標誌著“歐佩克+”全面且提前取消了最大規模的減產措施,同時阿聯酋還單獨增產,總計約每日 250 萬桶,約占全球需求的 2.4%。
在美方不斷向印度施壓要求其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之際,八個歐佩克+成員國舉行了一次簡短的線上會議。這是華盛頓為促使莫斯科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而採取的行動之一。特朗普總統表示,他希望在 8 月 8 日之前達成這一目標。
在會後的一份聲明中,歐佩克+組織稱健康的經濟形勢和低庫存是其做出該決定的原因。
儘管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已提高產量,但油價仍居高不下。週五,布倫特原油收盤價接近每桶 70 美元,較 4 月份約 58 美元的 2025 年低點有所上漲,部分原因是季節性需求上升。
能源諮詢公司“能源方面”聯合創始人阿姆裏塔·森表示:“鑒於油價穩定在每桶 70 美元左右,這確實讓歐佩克+對市場基本面更有信心。”她還補充說,市場結構也表明庫存緊張。
兩名歐佩克+消息人士在周日的會議後表示,這八個國家計畫於 9 月 7 日再次會面,屆時可能會考慮重新實施總計約 165 萬桶/日的減產措施。目前這些減產措施將持續到明年年底。
“OPEC+”的全稱包括 10 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
該組織約生產全球一半的石油,多年來一直削減產量以支撐油價。今年,它改變了策略,試圖奪回市場份額,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呼籲歐佩克提高產量。
這八國從 4 月開始增產,當月產量小幅增加 13.8 萬桶/日,隨後 5 月、6 月和 7 月的增產幅度均超出計畫,分別達到 41.1 萬桶/日,8 月增產 54.8 萬桶/日,而 9 月的增產幅度為 54.7 萬桶/日。
瑞銀集團的喬瓦尼·斯陶諾沃表示:“到目前為止,市場很好地消化了這些新增的供應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囤油活動。”“現在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特朗普本週五對俄羅斯的決定。”
除了這八個成員國自願減產約 165 萬桶/日之外,歐佩克+所有成員國仍需減產 200 萬桶/日,這一減產措施也將於 2026 年底到期。
“歐佩克+通過了首次考驗,”能源諮詢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喬爾吉·萊昂(Jorge Leon)說道,他曾是歐佩克官員,因為該組織已完全逆轉了其最大規模的減產,而油價並未崩盤。
但接下來的任務將更加艱巨:決定是否以及何時解除剩餘的 166 萬桶石油儲備,同時還要應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保持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