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ate Abnett 報導 歐盟承諾每年購買 2500 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供應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需要將美國大部分能源出口轉向歐洲,而歐盟對其企業進口的能源幾乎沒有控制權。
周日,美國和歐盟達成了一項貿易框架協議,該協議將對大多數歐盟商品徵收 15% 的美國關稅。協議還包括歐盟承諾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向美國能源領域投入 2500 億美元,用於進口石油、液化天然氣和核技術。
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顯示,2024 年美國向全球所有買家的能源出口總額達 3180 億美元。據路透社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計算,2024 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等固體燃料總計 760 億美元。
分析人士稱,將這些進口量增加兩倍以上是不切實際的。
Kpler 公司的高級液化天然氣分析師阿圖羅·雷加拉多(Arturo Regalado)表示,該協議所設想的能源貿易規模“超出了市場現實”。
雷加拉多表示:“要達到這一目標,美國的石油供應需全部轉向歐盟,或者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額需增加六倍。”
由於其他國家也需要這些能源供應,並且在貿易協議中承諾購買更多,因此美國能源出口面臨激烈競爭。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稱,日本上周在其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同意“大幅擴大美國能源出口”。韓國也表示有興趣投資並從阿拉斯加的一個液化天然氣專案購買燃料,以尋求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能源領域的競爭可能會推高美國基準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並促使美國生產商更傾向於出口而非國內供應。這可能會使燃料和電力成本上漲,從而給美國和歐盟領導人帶來政治和經濟上的難題。
雙方均未詳細說明能源協議的具體內容,也未提及協議是否涵蓋了諸如能源服務或電網及發電廠零部件等專案。
歐盟估計,其成員國擴大核能的計畫到 2050 年將需要數千億歐元的投資。然而,貿易數據顯示,2024 年歐盟與核反應爐相關的進口總額僅為 533 億歐元。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這一能源承諾反映了歐盟對自身能夠吸納多少美國能源供應的分析,但這將取決於對美國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歐洲進口基礎設施以及運輸能力的投資。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表示:“這些數字並非憑空捏造。所以,沒錯,這需要投資。沒錯,這會因能源種類而異。但這些數字是可以實現的。”
這位官員補充說,歐盟方面沒有公開承諾交付,因為購買能源的不是歐盟,而是其企業。
歐洲的石油大多由私營企業進口,而天然氣則由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共同進口。歐盟委員會可以匯總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以爭取更有利的條件,但不能強制企業購買燃料。這是企業的商業決策。
ICIS 分析師安德烈亞斯·施羅德(Andreas Schroder)和阿傑伊·帕爾馬(Ajay Parmar)在給路透社的書面評論中表示:“這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要麼歐洲為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支付超高的非市場反映價格,要麼就是接收的液化天然氣數量過多,超出了其承受能力。”
美國產量
根據歐盟數據,美國已經是歐盟液化天然氣和石油的最大供應國,2024 年向歐盟供應了 44%的液化天然氣需求和 15.4%的石油需求。
奧羅拉能源研究公司(Aurora Energy Research)的研究負責人雅各布·曼德爾(Jacob Mandel)表示,要將進口量提升至目標水準,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產能擴張規模需遠遠超過其到 2030 年的規劃。
曼德爾說:“你可以增加產能,但如果要達到這些目標所需的規模,即 2500 億美元,那就不現實了。”
隨著供應增加,歐洲每年可多購買 500 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他說道。
取代俄羅斯
歐盟表示,隨著其計畫推進以在 2028 年前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可能會從美國進口更多能源。
歐盟去年從俄羅斯進口了約 9400 萬桶石油,占歐盟原油採購量的 3%,還進口了 520 億立方米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和天然氣。相比之下,歐盟去年從美國進口了 450 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歐盟增加燃料採購與歐盟需求因轉向清潔能源而下降的預測背道而馳。
施羅德和帕爾馬錶示:“歐盟沒有從美國進口更多石油的重大需求,事實上,其石油需求在幾年前就已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