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5月1日),日本央行連續第二次會議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5%不變。
目前正值全球貿易緊張之際,美國以對等關稅作為威脅向各國施壓,並借此要求它們簽署商業協議。在此背景下,日本經濟前景面臨壓力,週四日本央行政策制定者們全票通過這一利率決策,也符合市場預期。
增長可能放緩
日本央行週四指出,由於其他經濟體的放緩和國內企業利潤的下降,日本的增長可能會繼續放緩,這一點使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遭遇逆風。2024年全年,日本GDP增速放緩至0.1%,較2023年的1.5%大幅下滑。
央行對2025-2026財年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0.5%、0.7%,而1月份時給出的預期分別為1.1%、1.0%。該國定於今年5月16日公佈第一季度GDP數據。
而從通脹數據來看,日本的總體通脹率又已經連續36個月保持在日本央行2%的目標之上。這雖為央行在工資和價格增長的良性迴圈的背景下尋求貨幣政策正常化提供了加息的空間,然而,特朗普反復多變的關稅政策使日本央行的加息計畫變得複雜。
央行週四預計,日本2025財年的通脹率將在2-2.5%之間,2026財年將在1.5 – 2%之間。並補充道,2027財年的通脹數據可能會在2%左右。
央行在其政策決定中強調,“如果我們的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預期,未來將繼續提高政策利率。”
當日,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實現2%通脹目標的時間將有所推遲,且經濟前景不如以往那樣確定。
對於日本央行而言,當前無疑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可能對日本經濟構成重大挑戰,日本央行也表示該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出口和產出可能將繼續表現疲軟,貿易政策影響等諸多不確定性仍然極高;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也需積極應對通脹壓力,當前日本通脹率遠高於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
未來走勢
花旗研究上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日本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展相對順利”,但考慮到10%的對等關稅和25%的汽車關稅,日本對美國的出口將面臨壓力。
花旗還表示,“我們認為,硬數據將開始顯示日本出口下滑,同時美國消費者支出和就業將出現放緩。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日本央行將在後續溝通中看到鴿派傾向,並更多地關注貿易發展。”
野村證券則在一份報告中預測,日本央行將維持其“升息立場”,不過該公司認為,鑒於美國關稅政策給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日益加大,日本央行幾乎沒有必要急於升息。
花旗預計下一次降息時間將在2026年3月,而野村尚未預測下次加息的日期。
在最新利率決議公佈之後,日元兌美元走低。截至發稿,報144.31。此前,在避險情緒等因素的推動下,日元兌美元匯率接連走高,盤中一度升破140關口。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