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加強對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監管,以遏制低價競爭,提振行業。目前,中國只有少數電動汽車製造商實現盈利。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鄭備週末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表示,將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鄭備指出,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系統施策,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範競爭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
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論壇上表示,該協會已將今年中國內地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的預測上調了3.5%。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
中國內地電動汽車市場有約50家廠商,從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到由菲亞特汽車所有者斯泰蘭蒂斯集團支持的初創企業零跑汽車。
由於殘酷的價格戰,大多數廠商都在虧損經營。
根據行業數據,只有少數中國國內公司,如比亞迪、理想汽車和華為公司支持的問界汽車,是盈利的。
崔東樹說,電動汽車行業現在正處於一個預期穩定增長的週期,低庫存將對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去年降價的電動車和燃油車車型達到創紀錄的227款,而2023年是148款,2022年只有95款汽車降價。
根據乘聯會1月份的報告,去年12月,純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下降了2.4萬元,至22.5萬元人民幣。崔東樹說,這麼大幅度的折扣在內地聞所未聞。
同樣在今年1月,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延續了以舊換新補貼,以提振電動汽車銷售,但保持補貼標準不變,以支持汽車製造商。
置換新能源乘用車的買家有資格獲得2萬元現金補貼,而置換小型燃油車的補貼為1.5萬元。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這項補貼可能使今年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增加50萬至100萬臺。
中國汽車價格戰開年以來加劇,多名中國政府官員上週末批評汽車業目前嚴重內卷、競爭失序,表示將整治市場亂象,出清落後產能,這意味著車企惡性競爭可能成政府“反內卷”目標。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周一連三天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鄭備3月29日在會上批評汽車行業內卷、競爭失序。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佔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品質,削弱產業競爭力。
鄭備表示,下一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展開市場整治,包括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後產能,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去年7月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之後,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在3月中國全國兩會上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去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連續3年低於整體工業利潤率水準。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29日也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將綜合整治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中國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苟坪也表示,將穩步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旨在集中央企研發製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