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國發射了一個巨型衛星互聯網的首批衛星,加入了國內外天基寬頻互聯網服務的競爭。
當地時間16日18時,中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二號上面級,成功將一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官方媒體沒有立即公佈發射的衛星數量。
這個被外界稱為“國網”的計畫於2020年首次公佈,當時中國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申請,計畫打造由近1.3萬顆衛星組成的衛星互聯網。
“國網”通常被視為旨在提供全球寬頻互聯網覆蓋,同時滿足中國的國家安全目標。該計畫由中國衛星網路集團有限公司管理,該公司成立於2021年,總部位於雄安。
今年,名為“千帆星座”的類似衛星互聯網計畫通過三次任務發射了54顆衛星,該計畫得到上海市政府支持,目標是到明年底在軌運行近650顆衛星,到2027年實現全球互聯網覆蓋。
在全球衛星互聯網競賽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一馬當先,目前已有6700多顆衛星在軌運行。
與此同時,總部位於倫敦的一網公司的衛星互聯網擁有600多顆衛星。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定,衛星互聯網運營商必須達到特定階段性目標,才能保留其頻率使用權。
按照計畫,“國網”到2029年將部署1300顆衛星,到2032年將部署6500顆衛星,並在2035年之前完成衛星互聯網的部署。
隨著各方競相爭奪近地軌道上的有限空間,全球衛星發射競爭愈發激烈。在這一軌道上,衛星運行中的傳輸延遲更低,能夠提供更快的互聯網速度。
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是中國最強大的火箭之一,可將重達2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