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汽車消費。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並強調指出:“要鼓勵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統籌支持全鏈條和各環節,更多惠及消費者。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既利當前、更利長遠。”中國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將汽車以舊換新和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作為重點內容之一。中國國務院召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視頻會議指出,以更新換代有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商務部也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把推動汽車以舊換新作為今年促消費的一個重點。
一系列政策檔的出臺,表明了中國已經明確將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作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大局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產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惠民又利企、一舉而多得,將會更好地發揮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當前,中國汽車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據公安部統計,2023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3.36億輛,中國9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階段,而如何能夠進一步通過盤活存量來拉動增量,保持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則是此次中國作出汽車以舊換新部署的根本原因和全局考量。具體來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更新換代的關鍵週期,汽車整體消費需求以換新為主,而以舊換新能夠打通消費堵點,進一步提高用戶選購汽車的積極性、刺激消費市場,用以更新消費為主體的全新增量空間,帶動整個汽車產業提質擴容。
一是推動報廢更新,加速新車銷量增長。近年來,中國汽車報廢更新的基盤快速增長,進入了報廢高峰期。按照平均15年的報廢週期測算,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符合報廢條件的車輛約為800萬輛,2025年預計將達到1133萬輛。通過提供更加優惠的購車條件,鼓勵消費者淘汰老舊汽車,購買更加環保、節能的新車,不僅有利於擴大消費需求、加速新車銷量增長,也有利於促進節能減排和減少環境污染,讓綠色消費引領新潮流。近期,在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方政府和汽車品牌相繼推出各類促銷政策和補貼活動,努力營造消費氛圍,增強消費回升勢頭。
二是活躍二手車市場,促進汽車置換更新。伴隨著二手車新政的全面落地執行,中國二手車市場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中,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是重點內容之一。據公安部數據,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現存註冊量約為1600萬輛,其中交強險持續上險量約為1400萬輛。應加快這些較長車齡的乘用車向廣大經濟欠發達地區梯次利用。暢通和活躍二手車交易將會帶動置換更新顯著增加,反過來又會反哺二手車市場產生新的車源供給,實現了梯次利用,也降低了消費門檻,擴大了汽車消費。
三是通過以舊換新,促進汽車市場結構性調整。在此輪汽車以舊換新工作中,政府堅持政策引導、市場主導、各方參與的思路,將政策著力點重點放到了報廢更新上,使得寶貴的資金能夠最大化地滿足目前最大換購需求人群的消費需求。同時,更多地發揮市場化機制,讓地方政府、汽車品牌廠家、二手車經銷商有機協同,發揮各自優勢,為消費者提供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更加豐富全面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供給。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打破基於治理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等原因對汽車購買實施的數量限制,促進更多的報廢車輛流入正規報廢管道,促進中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並消除地方保護性政策,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也推動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促進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有效推動汽車產業鏈中迴圈經濟的發展。
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在拉動市場消費的同時,也會為汽車生產設計、技術創新、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和創新鏈注入新動能。我們相信,借助政策的東風,只要堅持市場化機制,發揮中央和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把市場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將更好的服務傳遞給消費者,就一定能夠推動汽車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