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保利發展(600048.SH)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保利發展營業收入約1168.56億元,同比下降16.08%;利潤總額約99.08億元,同比下降29.7%;歸母淨利潤約27.1億元,同比下降63.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25.79億元,同比下降64.3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160.17億元。
截至6月30日,保利發展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約1982億元,總資產約13054億元。
上半年,保利發展實現簽約金額1451.71億元,同比減少16.25%;實現簽約面積713.54萬平方米,簽約均價提升至2.03萬元/平方米。
報告期內實現銷售回籠1448億元,綜合回籠率100%,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當期銷售回籠率65.3%,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同時,想盡辦法盤活資金,以推動存量專案納入收儲、收回政府回購款和返還款、加快已投資專案轉化落地等方式,解決占壓資金122億元;通過盤活預售監管資金、加快退稅等增加可動用資金107億元。期末貨幣資金餘額1385.62億元,占總資產比例保持在10%以上,另有593億元已售待回籠資金,未來可動用資金充裕。
截至6月30日,保利發展三年以上到期的有息負債占比42.8%,較年初提升3.2個百分點;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占比21.4%,較年初下降2.9個百分點。報告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73.53%,扣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為63.30%、淨負債率為59.64%,較期初分別下降0.82、1.40和3.02個百分點,債務安全穩步提高;報告期新增有息負債平均成本降低21BP至2.71%,期末綜合成本2.89%,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報告期內,公司2021年及以前獲取的存量專案簽約銷售39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514億元,占比達35%。面對存量專案競爭力轉弱的挑戰,公司摒棄簡單降價促銷的慣性做法,堅守品質與服務的高標準,推行“老盤新作、全面煥新”。
2022年及之後獲取的增量專案合計簽約金額約937億元,占比65%,較2024年全年進一步提升了5個百分點,專案立項兌現度整體較好,推動平均簽約利潤率實現回升。
存量未開發資源則嚴格落實“以銷定產”,重新進行客研和二次定位,避免直投資源低效投入。繼續推進存量資源盤活處置,設立存量盤活專班,分類梳理典型方案和落地經驗,與各級政府部門廣泛溝通協商。報告期內,新完成“調轉換退”51萬平方米。
上半年保利發展新增專案26個,位於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石家莊等核心城市,專案總地價509億元,總計容面積228萬平方米,環比2024年下半年分別下降8.6%、增長7.0%;拓展金額權益比為87%。其中,8個專案已首開銷售,報告期內簽約超40億元;8個專案掛鉤存量土地置換或資金回收,加速存量問題化解。
報告期末,公司待售專案計容面積為5855萬平方米,較年初下降403萬平方米。其中,增量專案待售計容面積約894萬平方米,較年初下降84萬平方米,隨著產品品質與運營效率的系統性提升,將實現較快的開發銷售。
不動產經營方面,在營資產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酒店、購物中心、寫字樓、租賃住房等資產在營面積573萬平方米,較上年末增加39萬平方米;其中在營租賃住房2.6萬間,較上年末增加18%,部分來自產成品改造轉化。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