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mol Choubey 報導 高盛週四下調了對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銅礦供應的預測,原因是世界第二大銅礦——印尼的格拉斯伯格銅礦出現中斷。
9 月 8 日發生的這起事故因大量泥石流致使工人被困井下,迫使運營商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宣佈不可抗力。
該銀行估計,此次中斷將導致總計 52.5 萬噸銅礦供應損失,這將使其對 2025 年下半年全球銅礦供應的預測減少 16 萬噸,對 2026 年的預測減少 20 萬噸。
預計格拉斯伯格礦 2025 年的產量將減少 25 萬至 26 萬噸,2026 年將減少 27 萬噸。
高盛表示,自由港指出,由於未受影響的礦區可能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中期重啟,屆時格拉斯伯格礦的產量將非常低。高盛稱,未受影響的部分約占格拉斯伯格礦年產能的 30%至 40%。
該銀行援引自由港公司的話稱,該礦的其餘部分預計將於 2026 年的某個時候重新啟動。
此次產量損失超出了高盛對全球供應中斷的通常預期,致使該行將 2025 年全球礦產產量增長預期從此前的 0.8%下調至較上年增長 0.2%,並將 2026 年的增長預期從 2.2%下調至 1.9%。
此次供應中斷使高盛對 2025 年全球銅市場的預測從預計盈餘 10.5 萬噸轉變為赤字 5.55 萬噸,不過 2026 年預計仍將有少量盈餘。
高盛認為其對 2025 年 12 月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每噸 9700 美元的預測存在上行風險,暗示銅價可能會穩定在每噸 10200 至 10500 美元的區間。
該銀行重申其對銅價的長期樂觀預期,預計到 2027 年銅價將達到每噸 10750 美元,理由是面臨諸如礦井更深、品位更低、礦石開採難度加大等挑戰,再加上今年卡莫阿 – 卡庫拉(Kamoa-Kakula)和埃爾特尼特(El Teniente)礦場出現的其他干擾因素。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310,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基準價格為每噸 10277.5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