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高德地圖發佈“鷹眼守護”預警系統。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共有8天,據交通運輸部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次。其中,自駕仍然是最主要出行方式,將達18.7億人次,占出行總量的八成。
以往,公路交通的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更多是依賴“個人小心”和“事後救援”,而“鷹眼守護”系統意在幫助駕駛員“看見”視野之外的危險,讓“主動防護”成為現實。
“鷹眼守護”系統的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為“感知、判斷、預警”三個環節:
首先,當一輛或多輛前車發生速度驟降、急刹,系統就會通過感測器探測到這些異常。然後,這些異常資訊會以匿名、脫敏的方式上傳到雲端伺服器,雲端AI模型會立刻比對上百輛周邊車的信號,並對路況作出即時判斷。
若系統判斷道路出現重大異常事件,就會通過“語音+地圖介面”的雙重方式,迅速向可能被影響車輛的駕駛員推送預警。
據高德方面透露,該套系統是以交通視覺語言模型——TrafficVLM為核心的新能力。通過“交通孿生還原”與“視覺語言模型”的創新結合,TrafficVLM讓“鷹眼守護”系統成為了能夠主動感知、理解,並為用戶提供即時全局最優決策的智能體。
今年8月份,這項技術已經在山東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進行實車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重大異常事件”情形下——速度超過80公里/小時、多個車輛同時發生急刹異常行為,後方車輛可在數秒內接收到預警資訊,覆蓋距離接近1公里,重大異常事件預警準確率達到90%以上。
這些嚴格、專業的測試足以說明,在重大事故真的發生時,“鷹眼守護”系統能為駕駛員提供寶貴的“黃金反應時間”。
目前,高德已將“鷹眼守護”預警系統覆蓋17個用戶日常出行場景,包括重大異常事、蓋彎道來車、無燈路口會車、前方急刹車、前方慢速車、後方快速來車、匯入口來車、匯出口來車、騎行車輛等。
來源:中國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