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ozanna Latiff 報導 馬來西亞議會週四通過了一項法案,旨在更好地規範政府採購流程。但一些人權組織和反對黨議員對法案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缺乏獨立監督表示擔憂。
這個東南亞國家一直在努力加強財政管理,避免出現像涉及數十億美元的“一馬發展公司”(1MDB)醜聞那樣的重大財務損失。
長期以來,它還一直難以遏制因公職人員貪污而造成的資金流失和挪用,尤其是通過談判而非公開招標授予政府合同這一途徑。
《政府採購法案》旨在終結此類行為,為所有使用公共資金的政府機構和地方當局提供一個框架。
它還將對諸如尋租、轉包以及干預採購流程等不當行為引入處罰措施。
財政部長阿米爾·哈姆紮·阿齊贊週四在結束有關該法案的辯論時表示:“這項法案依照統一的標準和程式來明確政府採購事務中的義務和權力,從而減少了不同解讀、不遵守規定或濫用職權的空間。”
該法案接下來將被送交參議院(即上議院)批准,然後予以公佈。
由 70 多個民間社會組織組成的“改革公民社會平臺”對法案中的某些條款表示擔憂,稱這些條款會賦予部長們過多的採購決策權,並允許他們將整個專案排除在新規定之外。
這些擔憂也得到了一些反對黨議員的回應。
阿米爾·哈姆紮為該法案進行了辯護,稱這項法律限制了財政部長的權力,而非擴大其權力。
他表示,該部門還將尋求更新現行法規,進一步限制部長宣佈免於遵守採購規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