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如果你想買運動裝備,卻拿不准買什麼,買迪卡儂准沒錯。因為迪卡儂是“專業中最便宜的,便宜裏最專業的”。
但現在,這個靠窮鬼起家的迪卡儂,卻開始拋棄窮鬼們了。
有這麼一家運動品牌,不僅門店低調得如廢棄倉庫,甚至連買雙鞋都沒有鞋盒送,只給一個袋子讓你拎著走,不打廣告不做行銷,產品設計還以“醜”出名。
就是這樣,這個品牌2023年的收入還高達1220億元人民幣,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大巨頭。
它就是被稱為“窮鬼之光”的迪卡儂。
在消費者眼裏,迪卡儂作為“窮人樂”,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種類齊全,大到露營帳篷小到洗手肥皂,都能在迪卡儂找到。
尤其是兩位數價格的速幹T恤,作為王牌產品,讓迪卡儂在一種運動品牌中橫掃消費者的戶外衣櫃。
很多人都說,如果你想買運動裝備,卻拿不准買什麼,買迪卡儂准沒錯。因為迪卡儂是“專業中最便宜的,便宜裏最專業的”。
但現在,這個靠窮鬼起家的迪卡儂,卻開始拋棄窮鬼們了。
去年,迪卡儂的商品均價從2022年的128.81元飆到199.32元,漲幅超過50%,更讓迪卡儂風評直轉直下的,是被稱為「窮人神器」的MH500衝鋒衣,在更換拉鏈後價格跳漲至599元,還因此上了微博熱搜。
這個曾經靠“極致性價比”闖蕩中國的法國品牌,正在“窮人樂”和“中產備胎”之間,陷入越來越尷尬的境地。
迪卡儂好好的為啥非得拋棄窮鬼?看一眼財報數據,或許原因就掛鉤著業績。
數據顯示,2021—2023年,迪卡儂收入分別為138億歐元、154億歐元和156億歐元,同比漲幅分別為21.3%、11.7%和1.15%。
雖然基本盤還在,但營收的增幅速度卻在直線下降。而且淨利潤的漲幅基本原地踏步,整體增收不增利。
營收增幅斷崖下滑,利潤停滯不前,迪卡儂距離門店數量的拓展計畫也還差得遠,
各種形勢擠壓,迪卡儂的轉型很大概率因為必須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近兩年全球運動服飾市場快速增長,相較其他品牌,走窮人樂路線的迪卡儂明顯錯失了一波高端化的紅利。
比如始祖鳥搖身一變成了“中產必買三件套”之一,lululemon通過瑜伽褲這種現象級單品圈住了中產……
而同時期的迪卡儂卻因過度依賴入門級產品,導致錯失了高端消費群體帶來的紅利。
為此,其挖來lululemon的前高管,也跟著推出599元瑜伽服、25000元碳纖維公路車等高端產品,試圖通過提價撕掉廉價標籤,從運動大賣場升級為專業運動品牌,向高端市場突圍。
但兩邊的消費者卻都不買賬。
迪卡儂去年的財報顯示,雖然淨銷售額同比增長3.8%,但淨利潤不但沒有預期中的回升,反而還跌了15.5%至7.87億歐元,其中中高端產品的銷售占比仍然沒拉起來,會員流失率卻增加了不少。
畢竟消費者意願調查顯示,68%的人仍將迪卡儂視為性價比首選,只有2%認可其作為生活方式象徵,跟原有市場群體產生矛盾,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率先崩盤,一線城市門店大規模撤店關停。
而迪卡儂逐漸放棄的“性價比”市場,馬上就有後來者們居上,以更“平替”的身份搶奪迪卡儂原本的市場份額。
所謂高端轉型,迪卡儂更像是既丟了窮鬼們的基本盤,又沒忽悠到中產買單。
畢竟對比lululemon,強塞萬元裝備的迪卡儂卻只學會了“漲價”,卻沒學會“造信仰”。
迪卡儂想讓消費者為品牌溢價買單,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一切只是硬改標籤的漲價,都只是一場對消費者的搶劫。
來源:中國深氪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