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已經成為北京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的重要舞臺。北京在非洲——這片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增長最快的大陸——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中國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額在2024年超過2950億美元,同比增長4.8%。有研究顯示,2022年,非洲價值5000萬美元或以上的建築專案中,有31%是由中國公司承建的,而西方公司僅占12%。
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從2003年的7500萬美元增至2021年的近50億美元。
中國企業對博茨瓦納和尚比亞的銅礦、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銅礦和鈷礦,以及辛巴威和馬里的鋰礦進行了大規模投資。
推動中國綠色能源產業繁榮發展並維持其在關鍵礦產精煉領域主導地位的原材料來自非洲。中國還將目光聚焦於港口。據報導,中國公司參與了62個非洲港口專案。
中國還大力投資非洲內陸交通。中企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參與建設了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國投資的規模有助於非洲人對中國持正面看法。
在非洲領導人眼中,中國相對於西方國家的幾個優勢之一是其清晰的不干涉他國內政政策。西方國家傾向於在民主、人權和經濟方面充當“教師爺”。
北京在聯合國等國際論壇上得到非洲國家的重要外交支持。
法國在許多非洲人眼中可謂名譽掃地。 在當前的反殖民浪潮中,法國走向衰落並不奇怪。 法國並不是唯一因其非洲政策而引發反西方浪潮的國家。比利時在後殖民時期對盧旺達等國家的干涉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英國在非洲的政策往往不會立即引發抵制,但英國公司的行為仍會招致公眾的批評。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