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紙漿價格持續走高。進入5月份以來,紙漿價格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根據生意社統計數據,截至5月8日,中國國內紙漿現貨價為6430元/噸,較4月30日每噸上漲30元,較2024年年初已上漲近10%。
不過,相較於2023年同期的紙漿價格,今年紙漿價格仍處於低位,這無疑也給在行業週期底部艱難跋涉的紙企贏得了喘息空間,使得造紙業在今年一季度利潤表現向好。
文化紙企盈利能力增強
今年以來,進口紙漿價格重回上升通道,雖為中國國內造紙企業提供了提價的空間,但對不同紙種紙企的影響也形成分化。
文化紙企的處境相對較好。以行業頭部企業太陽紙業為例,公司日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2024年一季度以來,中國國內文化紙價格一波三折,1月份價格有所鬆動,春節後陸續提價,到4月下旬基本實現了價格的緩慢復蘇。
今年3月份以來,面對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包括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在內的中國國內眾多文化紙企紛紛發佈漲價函,疊加當前正處於文化紙傳統旺季,在成本和需求共振上揚的背景下,文化紙企的盈利能力增強,上市紙企在今年一季度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例如,太陽紙業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6億元,同比增長69.04%;晨鳴紙業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58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由於進口紙漿運輸到港存在一定時間的滯後性,其對紙企的實際影響也存在滯後效應。太陽紙業表示:“預計公司2024年二季度文化用紙盈利基本保持穩定,漿的成本波動對公司還沒有太大影響,預計漿價上漲的影響會在今年三季度開始體現。”
反觀白卡紙,卻不像文化紙那般有需求的旺季支撐。今年以來,行業嚴重供大於求的壓力始終無法得到緩解,致使白卡紙價格持續下跌。
卓創資訊分析師孔祥芬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白卡紙價格持續下跌,紙價長期與成本倒掛,對行業健康運行形成較大衝擊。而5月份仍處於傳統需求淡季,訂單大概率偏弱。短期市場供大於求的現狀難以扭轉,紙價仍有下跌壓力。”
行業一季度利潤向好
今年以來雖然紙漿價格重回上升通道,但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木漿平均進口均價為643.3美元/噸,較2023年同期的833.3美元/噸出現大幅下降,跌幅為22.8%。
“這一降幅直接減輕了造紙企業的原材料採購壓力,使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卓創資訊分析師邢文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原材料價格的降低不僅提升了造紙企業的利潤空間,也促使其更加注重原材料的採購策略,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造紙和紙製品業營業收入為3368.8億元,同比增長6%,利潤總額達108.8億元,同比增長137.6%。“這體現出造紙行業盈利勢頭強勁,市場需求得到有效恢復,相關企業也通過成本控制,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來提高產品的售價和利潤空間,實現效益的顯著提升。”邢文傑表示。
邢文傑認為,這背後也反映出頭部造紙企業“兩條腿走路”策略顯現成效。一方面,頭部紙企均在佈局“林漿紙一體化”專案。“林漿紙一體化”企業的自製漿在供應的穩定性和成本優勢上均好於外購漿,且能夠在市場價格出現異常波動時平抑成本,在本輪紙價上漲週期中也有望獲得充分紅利。另一方面,頭部紙企持續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力度,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如高端食品卡紙、特種紙等,從而提高產品利潤空間。
“展望後市,隨著下游需求逐步回暖,造紙企業持續通過加強成本管控、提高生產效率、加大非主業資產處置力度等措施提質增效,將進一步提升整個行業盈利水準。”邢文傑說。
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