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esha Magid 報導 隨著以色列在被佔領土上不斷擴張的猶太定居點包圍耶路撒冷並深入約旦河西岸,阿塔拉·賈哈林領導的貝都因人社區在耶路撒冷附近用於放牧牲畜的土地正持續縮減。
如今,這個約80戶家庭組成的群體面臨被驅逐的命運,他們將被迫離開數十年來賴以生存的最後幾片山谷和灌木叢地帶。
他們的困境與一項以色列定居點計畫密切相關。該計畫將橫貫約旦河西岸,切斷其與東耶路撒冷的聯繫,並據以色列官員稱,將“埋葬”巴勒斯坦未來建國的任何希望。
隨著更多西方國家因加沙戰爭受挫而著手承認巴勒斯坦國,耶路撒冷周邊的巴勒斯坦人表示,他們正目睹自己的土地在以色列起重機和推土機的推進下消失殆盡。定居點如今已形成幾乎環繞整座城市的連續環帶。
“我還能去哪兒?別無去處,”賈哈林坐在馬阿勒阿杜米姆附近一棵參天雪松樹下說道。這個定居點已在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發展成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郊區。
內塔尼亞胡政府近期批准的所謂E1專案,將填補定居點帶最後一塊空白區域——該區域此前一直未受建設影響。
以色列反定居點組織“現在和平”成員哈吉特·奧弗蘭指出:“這實際上扼殺了建立可行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從北到南的領土連續性將被徹底切斷。”
此前以色列曾於2012年和2020年兩次凍結馬阿勒阿杜米姆的建設計畫,當時美國、歐洲盟國及其他大國均對此專案提出異議,認為其威脅到未來與巴勒斯坦達成的任何和平協議。
但今年8月,內塔尼亞胡與極右翼財政部長貝紮萊爾·斯莫特裏奇宣佈將啟動建設。斯莫特裏奇宣稱此舉將“埋葬”巴勒斯坦建國構想。
“任何試圖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都將收到我們在實地給出的答復,”斯莫特裏奇表示,“不是檔、決議或聲明,而是事實——房屋的事實,社區的事實。”
定居點擴張無視外交壓力
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歐盟和日本譴責此舉違反國際法。
巴勒斯坦總統發言人納比勒·阿布·魯代納譴責該聲明,稱其違反國際法。
隨著對加沙戰爭的批評日益高漲——這場戰爭摧毀了以色列南部邊境飛地的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和葡萄牙於周日承認巴勒斯坦國,加入了約140個已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行列。
但此舉時機凸顯出外交姿態與實地狀況的鮮明對比: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點仍在持續快速擴張。
儘管以色列宣稱其對該地區(以色列稱之為猶大與撒瑪利亞)具有歷史和聖經淵源,但多數世界大國認為所有定居點均違反國際法。
聯合國報告指出,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大規模定居點擴張嚴重違反國際法。
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數據,目前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地區約有70萬以色列定居者與340萬巴勒斯坦人混居。
上月,賈哈林部落收到房屋拆除令,要求他們在60天內自行拆除住所。以色列安全部隊多次攜警犬在夜間突襲民宅,部落成員視此為恐嚇行為。
“孩子醒來時看到狗撲面而來,會嚇得魂飛魄散,簡直是場災難,”阿塔拉的兄弟穆罕默德·賈哈林說道。
穆罕默德·賈哈林稱,他們曾通過法律途徑抗爭拆遷令,但自加沙戰爭後“一旦訴諸法庭,就會立即收到強制遷離令”。
E1專案包含所謂的“生活結構道路”,該道路將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分別修建通道,切斷巴勒斯坦人通往約旦河西岸廣大區域的路線。這條道路還將切斷貝都因社區——如居住在賈巴爾·巴巴的22個家庭——與鄰近巴勒斯坦村莊艾茲裏亞之間的關鍵通道。
貝都因人擔憂新一輪土地剝奪
賈哈林兄弟幼時常沿著石質山坡前往山下繁華小鎮上學,如今他們的孫輩仍沿著這條路前行。
“我們的一切都依賴艾茲裏亞——孩子在那裏上學,醫療服務也在那裏,經濟狀況也與之息息相關,”阿塔拉說。
幾座山丘之外的高速公路對面,馬阿勒阿杜明定居點正準備根據E1計畫進行擴張。
“我確實同情巴勒斯坦人,”定居於馬阿勒阿杜米的謝莉·布林承認對方在檢查站受阻、就業機會有限的困境,“但身為以色列公民,我不得不優先考慮自身安全。”
巴勒斯坦人稱之為“災難”(Nakba)的事件發生後,貝都因人遷至賈巴爾·巴巴地區——當時以色列建國戰爭中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我們的祖先經歷了災難,如今我們承受著種種艱辛,只願子孫後代不必再經歷這些,”社區領袖阿塔拉如是說。
傍晚時分,一名男子在明火上煮咖啡,其餘族人則躺在軟墊上閒談嬉笑,夕陽正緩緩沉入山丘後方。
高速公路對岸,馬阿勒阿杜明白色高樓群的燈光熠熠生輝。
“我們無處可去,”穆罕默德啜飲咖啡時說,“離開這片孕育我們、祖輩與先祖的土地,若真被迫離開,無異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