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x A. Cherney 報導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週三駁斥了有關人工智慧晶片支出熱潮即將結束的擔憂,預計未來五年相關機會將拓展至數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黃仁勳試圖安撫那些因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增長放緩跡象而感到不安的投資者。英偉達當天早些時候預測第三季度營收符合分析師預期,但低於今年使其股價上漲約三分之一的高預期。
這位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樂觀展望與近期人工智慧相關股票的疲態跡象以及行業領袖對投資者熱情過高的評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黃(先生/女士)表示:“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啟。人工智慧競賽已經打響。”“到本十年末,我們預計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將達到 3 萬億至 4 萬億美元。”
推動這家晶片製造商股價上漲的是來自大型科技公司、被稱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所有者的企業以及中國的需求預期。
雷蒙德詹姆斯投資管理公司諮詢解決方案部門主管馬特·奧頓表示:“正是這些大型企業推動了大量資本支出,英偉達從中受益。但顯然英偉達仍在增長,仍能銷售出去。”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這恰恰凸顯了這一(人工智慧)領域的持久力……這些超大規模企業的業務仍能持續加速發展,而且從英偉達的業績來看,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
儘管英偉達的股價漲幅超過了大盤約 10% 的漲幅,但面向人工智慧的股票已顯疲態。本月,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發出警告稱,投資者可能對人工智慧“過於興奮”。
週三,黃(先生/女士)聽起來很鎮定。
黃仁勳表示:“買得越多,成長越快。”他認為英偉達的技術進步能讓客戶在能耗更低的情況下處理更多數據。“大家都在說:產品全賣光了。”
例如: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稱,在最近一個季度,一位中國境外的客戶購買了價值 6.5 億美元的英偉達面向中國市場推出的 H20 低性能晶片。
黃(先生/女士)的預測部分基於他對今年來自微軟和亞馬遜等主要客戶的數據中心資本支出將達到 6000 億美元的預期。
黃仁勳表示,對於造價高達 600 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英偉達能夠從中獲取約 350 億美元的收益。
黃的言論與該公司對第三季度約 540 億美元的銷售預測形成鮮明對比,這一預測略高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匯總的分析師平均預期 531.4 億美元。
然而,英偉達和黃仁勳認為,人工智慧晶片的利潤增長幾乎沒有放緩的理由,因為其第二季度淨利潤超過了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的利潤。
該公司高端的 Blackwell 晶片在 2026 年的訂單已基本被其最大客戶預訂一空。其較早一代的 Hopper 處理器也銷售火爆。
全球投資公司投資組合經理托馬斯·馬丁表示:“當出現一些新事物,其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再加上超大規模企業紛紛宣佈巨額資本支出,這都表明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熱潮的早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