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汽車 > 文章内容 返回
自主品牌車企激戰高階智駕賽道
发布:2025-03-26

在高階智駕已成“兵家必爭之地”的大背景下,自主車企正在全力佈局這一藍海賽道。

公開信息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吉利、比亞迪、長安等自主車企已陸續對外發佈智駕方案。如極氪發佈面向未來的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零跑將鐳射雷達車型價格“卷”至12萬元;奇瑞日前宣佈推出6萬元級智駕產品,並對外透露,今年年底,奇瑞集團將有30多款車型搭載獵鷹智駕。

自主車企接棒“智駕平權”,除了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外,也力求在全球市場開拓中佔據智能化優勢。中金公司認為:“中國智駕解決方案商則受益於當下技術發展,具備較明顯的全球競爭優勢,利好後續海外拓展銷售。”

“2025年起,我們會讓獵鷹智駕覆蓋奇瑞全品牌的全系車型,涉及燃油車和新能源全動力,在全球市場同步推進。”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向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我們就是要用技術開路,去別人不能去、不敢去的市場,就是要接受最高標準的挑戰。”

“智駕大戰”一觸即發

在自主車企競相加入的情形下,“智駕大戰”一觸即發。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L2級智能駕駛滲透率已達50%,滲透率較高,但功能配置仍在持續升級,往L2+/L3級升級。而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30年乘用車L2級及以上功能標配市場滲透率有望超過90%,NOA標配搭載量將突破2400萬輛。

2月份以來,自主車企通過推出多款“加量不加價”甚至降價的智駕產品,推動“智駕平權”時代加速到來,如比亞迪宣佈10萬元以下車型多數也將搭載智駕系統,吉利宣佈“千裏浩瀚”高階智駕方案覆蓋吉利控股集團全系不同價位車型。

最新“入局者”則是奇瑞。3月18日,奇瑞正式發佈“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並宣佈將於2025年實現全品牌全系車型搭載。在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奇瑞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CTO高新華看來,獵鷹智駕依託端到端大模型與多感測器融合技術,能夠“實現全域場景的精准感知與毫秒級決策”。

奇瑞方面提供給記者的資訊顯示,獵鷹智駕分為三大系列,獵鷹500主打端到端大模型行泊一體智駕系統,支持高速NOA、城市記憶領航等高階功能。獵鷹700則在前者的基礎上算力大幅提升,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車及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無縫融合。

“獵鷹900採用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駕系統,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為用戶提供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體驗。”奇瑞方面介紹,到2025年年底,其將有30餘款車型搭載獵鷹智駕,覆蓋奇瑞全品牌全系車型,包括燃油、混動、增程、純電全動力形式,加速挺進智能化第一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據、算力、演算法構成的智駕三大“壁壘”中,密集對外發佈智駕方案的自主車企,又是如何攻克與解決的呢?

“我們一方面做大量實車驗證,用‘真人傻辦法’測遍全球範圍的高山丘陵、沙漠公路、複雜環島等實地工況;另一方面,利用AI大模型技術,開發出能夠‘複刻’萬億級場景的獵鷹數字測試平臺,讓我們的產品同步在‘數字平行宇宙’中反復‘涅槃’。”尹同躍介紹,奇瑞每款車下線前,通過獵鷹智駕已經在數字世界中運行了10億公里。

而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在大算力方面,吉利成立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綜合算力超過了23.5EFLOPS。“我們的AI Drive大模型可以自動生成很多場景,非常多的虛實場景結合起來,就成為創新的‘世界模型’,它可以讓智駕訓練效率提升30倍。”

“智駕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能力,涉及整體的硬體、演算法、算力、數據、團隊。這是我理解智駕的5大要素,這就需要在智駕方面堅定不移長期投入。”極氪CEO安聰慧強調,“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下一步不僅要進入第一梯隊,還要能成為頭部的智駕企業。”

高階智駕賽道競爭激烈,瞄準第一梯隊的極氪又將如何“追趕”?

在吉利控股首席智駕科學家兼極氪副總裁陳奇看來,極氪擁有諸多優勢,如“每行代碼都可以改,每行代碼都可以快速迭代”,與此同時,極氪具備“工具體系”優勢,“它能夠保證我們在快速迭代的過程中儘量減少回退”。

“我們團隊戰鬥力還是蠻強的,一直在創造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案。我們團隊也比較開放,吸取行業裏面的經驗、教訓。行業的進步,用戶的批評和吐槽都是我們進步的源泉。”陳奇表示。

加速出海步伐

拉開“智駕平權”大幕的背後,自主車企也欲通過智駕優勢加速出海進程。

“根據Frost&Sulivan預測,到2030年,中國國內和全球L4、L5滲透率將分別達9.5%、6.1%,2035年分別達12.5%、7.6%。”西南證券研報認為,NOA功能逐漸成為消費者決策因素。

在智駕已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的情形下,自主車企正加速在全球市場推動智駕車型落地。

“我們的智駕率先出海,2024年已經在歐洲完成了高速、城區、農村等道路智能駕駛測試,並計畫2025年完成歐洲、中東、東南亞部分國家的自動泊車和NOA覆蓋。我們的團隊在全球六大洲、50多個國家進行智能駕駛適應性開發與驗證測試。”尹同躍表示。

尹同躍進一步介紹:“其中,僅智駕開發的海外實車驗證就超過1000萬公里。截至目前,奇瑞全球用戶的智駕里程數已超過45億公里,通過智駕主動安全,防止碰撞事故發生超過了300萬次。”

奇瑞方面提供給記者的資訊顯示,為滿足全球化市場、全場景智能的需求,奇瑞針對歐洲複雜環島、中東沙漠公路、東南亞高密度摩托車流等場景定制智駕方案。

“我們還是會全力地推高階智駕在海外的落地,因為中國車企出海競爭,不是依靠低價競爭,而是把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在海外凸顯出來,我們會積極地佈局高階演算法的功能。”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強調,“當然不光是LEAP3.5,包括智能座艙這一塊,我們在海外也會有先發優勢,把我們的優勢體現出來。”

受到外界關注的是,推動智駕落地海外過程中,自主車企如何克服不同地域智駕需求差異、數據與隱私安全等挑戰。

“智駕解決方案必須‘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滿足全球化市場、全場景智能的需求。”尹同躍表示。奇瑞方面則對外透露,“目前,奇瑞智駕已通過歐盟車輛網路安全管理體系和軟體升級管理體系雙認證,全球用戶累計智駕里程超45億公里,預計到2026年,奇瑞高階智駕車型將登陸歐洲市場。”

安聰慧近日也表示:“實際上現在極氪千裏浩瀚智駕已經具備了准L3的體驗。千裏浩瀚H9智駕方案,採用L3級智駕技術架構,為全面迎接L3時代做好準備。這個技術首發在極氪9X上面,4月份上海車展會亮相。”

在安聰慧看來,“准L3的體驗和L3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千裏浩瀚系統有H1、H3、H5、H7、H9呢? 我們充分考慮了海外市場的需求,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的要求來推進。當然進入市場還要經過大量的驗證和實驗,不是簡單的複製工作,這一點我們非常有體會”。

安聰慧日前也強調:“L3級智能駕駛技術不光簡單地考慮智駕系統,對於整車的機械架構、電子架構、座艙、動力、底盤、車身等挑戰,是系統性的。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備份、冗餘、可靠、耐久,這是系統性的工程。成本確實會增加,不是簡單的百分比關係。”

“目前對於中國的智駕發展來說,是最好的機會。因為中國的場景最複雜,只要對大模型做好中國的場景訓練,全球任何地方的場景都不是問題。”在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看來,“怎麼做好中國的智駕?就是AI+智駕。”

來源:中國經營報

上一篇:汽車智能化風險正敲響警鐘
下一篇:“打卡中國”為何走熱丹麥
相關推荐
  • 在日本推出本地化定制車型,比亞迪:海外市場沒有第二次從零開始的機會
    链接阅读
  • 新勢力10月交付再創新高:零跑突破7萬輛,小鵬、蔚來超4萬輛
    链接阅读
  • 賓利11月5日公開其首款純電SUV細節,WLTP工況預估約560公里
    链接阅读
  • 本田發佈純電小車Super-ONE:主打純粹駕駛樂趣,能模擬7速變速器和聲浪
    链接阅读
  • 英偉達攜手賓士等打造L4自動駕駛車型,下一代S級或不需人類司機
    链接阅读
  • 大六座安全豪華SUV騰勢N8L正式上市 29.98萬元起
    链接阅读
  • 用時9年!特斯拉輔助駕駛里程達100億公里
    链接阅读
  • 四輪四角帶側滑門!比亞迪純電K-Car實車曝光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貿易議題填補空白

2025-10-31

特朗普下令五角大樓重啟美國核武器試驗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因經濟暫時保持韌性

全球央行轉向降息謹慎立場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未透露下一步動向

令人難忘的十月:全球債券市場傷痕累累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