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交出二季度成績單。
8月12日,騰訊音樂(NYSE:TME,01698.HK)公佈其二季度最新業績,財報顯示二季度總收入為84.4億元,同比增長17.9%,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43.2%,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25.7億元,同比增長37.4%,非國際財務報告淨利潤同比增長33.0%至26.4億元。
第二季度線上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4%至68.5億元,線上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6.3%至1.244億,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從2024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線上音樂服務收入相比2024年同期的54.2億元增長26.4%,達到68.5億元,財報稱,這得益於線上音樂訂閱收入的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增長。其中,線上音樂訂閱收入為43.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4億元增長17.1%,主要由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的提升所推動。
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其增長主要是由於持續豐富超級會員權益,從而推動超級會員的增長。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由於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和創新的廣告形式,如激勵廣告模式。此外,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也實現增長。
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服務收入相比去年同期17.4億元下降8.5%至15.9億元。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梁柱表示: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與沉浸式的體驗打造,線上音樂業務實現了穩健增長。付費用戶規模和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持續提高,用戶活躍度也不斷提升。
“我們的超級會員規模近期突破1500萬,這一新的里程碑彰顯出用戶的高度信任與極高的粘性,看到音樂娛樂行業的巨大潛力,將持續堅持創新投入,為音樂創作者和消費者創造長期價值與積極影響。”梁柱表示。
騰訊音樂執行董事長彭迦信表示,音樂訂閱業務仍是公司的核心增長動力,同時,不斷擴展的音樂相關服務包括廣告、演唱會及藝人周邊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騰訊音樂成立於2016年,由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等合併而來,核心業務包括線上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2018年,其以“中國音樂流媒體第一股”身份登陸紐交所,2022年9月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成為首家以介紹形式登陸港交所主板的中概股。
騰訊音樂近來佈局頻頻。據韓國金融監督院電子公示系統消息,此前5月30日,韓國娛樂巨頭HYBE通過場外大宗交易方式,向騰訊音樂旗下香港法人出售其所持全部SM娛樂股份。
此次交易金額約為243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出售的股份共計221.2237萬股,占SM娛樂股份的9.38%。本次交易每股作價11萬韓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折讓約15.3%。交易完成後,HYBE不再持有SM娛樂任何股份,騰訊音樂以9.38%的持股比例成為SM娛樂第二大股東,僅次於韓國互聯網公司Kakao,這也意味著騰訊音樂在全球佈局進一步加強。
6月10日,騰訊音樂於紐交所和港交所發佈公告,公告稱騰訊音樂與線上音頻平臺之一喜馬拉雅控股(下稱“喜馬拉雅”)及其他若干訂約方就擬收購喜馬拉雅簽訂並購協議及計畫。
行業人士認為,騰訊音樂在核心音樂業務之外,將進一步邁向更廣闊的線上音頻領域。此次並購有望進一步提升音頻行業的價值空間,為音頻創作者和行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當天,喜馬拉雅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並購事項將於各項前置條件滿足後正式交割,雙方後續將共同推進相關流程。喜馬拉雅也將保持現有品牌不變、現有產品獨立運營不變、核心管理團隊不變、公司戰略發展方向不變。“我們承諾合作夥伴與喜馬拉雅簽署的各類合同均會如約履行,每一位客戶權益也依法受到保護。”
“我們堅信這次攜手將為廣大喜馬拉雅用戶、創作者、員工、合作夥伴和股東帶來對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和想像空間。”喜馬拉雅表示。
12日騰訊音樂美股開盤後一度漲超14%,截至發稿,騰訊音樂美股漲超8%。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