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000333)今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保持兩數位增長,交出史上最佳“半年報”。
8月29日晚,美的集團發佈今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523億元,同比增長15.7%;淨利潤26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歸母淨利潤26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由於良好的業績,美的再次追加中期現金分紅,每10股派5元。
美的集團稱,2025年上半年,儘管得益於“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持續拉動,國內家電市場消費需求有所恢復,但圍繞“用戶流量”與“產品價格”的行業競爭仍在加劇,海外市場則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匯率波動和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的影響,海外經營形勢持續面臨挑戰,美的集團堅定貫徹“以簡化促增長,以自我顛覆直面挑戰”的年度經營思路,持續聚焦核心業務和產品,尤其是海外業務發展成效顯著,集團整體規模得到進一步增長,盈利能力與現金流等核心指標進一步改善,展現了美的經營韌性與高質量增長的長期態勢。
具體產品來劃分,智能家居業務營收為1672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66.58%,增長了13.31%;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收入為64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25.70%,增長了20.79%。其中,新能源與工業技術營收為220億元,增長了28.61%;智能建築科技營收為195億元,增長了24.8%;機器人與自動化營收為150億元,增長了8.33%。
分地區看,上半年美的國內市場營收為1439億元,增長了14.05%;海外市場為1072億元,增長了17.7%。
從上述數據看,美的ToB營收增長快於ToC業務,海外營收增長快於國內市場。
從行業橫向對比看,美的集團今年上半年業績也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海爾智家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564.94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0.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0.33億元, 較2024年同期增長15.6%。
格力電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3.2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97.83億元下降2.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44.12億元,同比增長1.95%。尤其今年第二季度格力電器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兩位數下滑。
在家電業務板塊,美的表示要支撐國內高端品牌和海外OBM優先戰略。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在國內市場繼續推進落實“數一”戰略,美的系產品在包括京東、天貓、抖音、拼多多等主流線上平臺的家電銷售額位居行業第一;同時美的系產品在KA、經銷商、電商下沉等主要線下管道的家電銷售額亦位列行業第一。
美的稱,今年“6·18”期間,“美的系”產品全網銷售額13年蟬聯行業第一,集團旗下雙高端品牌 “COLMO+東芝”零售額報告期內同比增長超60%。
海外市場方面,上半年,在自有品牌(OBM)優先的核心戰略驅動下,美的集團智能家居海外業務在全球眾多區域市場攻城拔寨,多個細分品類在南美、東南亞、中東非等區域市場建立了領先優勢,OBM業務占比已達45%以上。
另一方面,美的集團加速推進海外製造佈局與供應鏈體系優化,新增18個海外製造基地,全球製造基地總數達到63個,並在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埃及、沙特等國家增產擴能。此外,美的集團先後完成了對歐洲知名建築設備供應商ARBonIA climate、德國Teka集團(Teka俄羅斯子公司除外)的收購,進一步完善了在海外歐洲、拉丁美洲區域的佈局。
當然,美的近年多元化轉型進入收穫期,眾多To B業務營收實現了強勁增長,成為帶動公司整體增長的新引擎。
“美的能源”、“美的醫療”作為整合美的集團旗下能源與醫療相關業務的兩大業務品牌,今年上半年動作頻頻。“美的能源”報告期內首次以整體品牌形象亮相,牽頭“合康新能”及“科陸電子”兩家A股上市公司在內的多個業務單位,發佈“儲能+熱泵+AI”三維驅動戰略,面向全球客戶提供貫穿新能源全價值鏈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大型儲能、工商業儲能、家庭能源解決方案等。
“美的醫療”涵蓋了萬東醫療、美的生物醫療、庫卡醫療、瑞仕格醫療和樓宇科技“智慧醫院”等業務板塊,將AI深度學習直接應用於臨床一線,發佈AI+系列新品,構建了影像診療資訊化生態閉環。目前,“美的醫療”服務已覆蓋醫院醫技樓、手術部、住院病區、門診藥房及後勤指揮中心五大場景。
美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坐擁庫卡、瑞仕格等品牌,通過創新機器人產品開發,推進全價值鏈卓越運營與產業鏈整合,上半年勢頭向好。據MIR睿工業數據顯示,庫卡工業機器人中國市場佔有率提升至9.4%,庫卡中國收入全球占比大幅提升,接近30%。庫卡新推出KMR iisy CR多功能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已通過歐洲主流應用科學研究機構認證。
8月29日晚,美的集團同步披露了高管層調整的重要資訊。當天,公司董事會正式聘任48歲的王建國為執行總裁。王建國曾任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供應鏈管理部總監、冰箱事業部總經理、美的國際總裁、智能家居事業群總裁、副總裁,現為美的集團執行董事。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