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lun John and Karin Strohecker 報導 8月份,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下跌了2%以上,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也讓那些因美元走強而遭受重創的經濟體稍稍松了一口氣。
美元的跌勢早在預料之中,其原因是人們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在經濟疲軟時降息。
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蓋伊·米勒表示:”美元一直處於壓力之下,今年剩餘時間內美元仍將承壓。
以下是最能感受到寬鬆的地方。
1/ 日元干預觀察,取消
7 月份,交易員們擔心日本會採取干預措施來支撐日元,因為日元兌美元匯率創下了 38 年來的新低,這令政界人士和日本央行頭疼不已。
但日元的大幅反彈結束了這種干預猜測。
由於日本央行加息、美聯儲減息迫在眉睫以及流行的套利交易急劇逆轉,1 美元兌 146 日元,比 7 月中旬的水準下跌超過 15 日元或約 10%。
“美國利率不會像過去兩年的修正那樣出現反彈。這是一個基本面的轉折,美元/日元正在走低。”
不過,這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來說為時已晚。他很快就會下臺,而日元疲軟導致物價上漲,也是他下臺的原因之一。
2/ 永無寧日?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試圖阻止本國貨幣兌美元匯率過度疲軟,部分原因是擔心這會導致資本外流。
但隨著人民幣匯率達到 2023 年 6 月以來的最強水準,當局現在擔心進一步走強可能會造成混亂。
人民幣升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元走軟–中國國內經濟脆弱–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尤其是如果出口商出售囤積的美元。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表示:”我們普遍預計,外部發展將繼續超過國內拖累,人民幣應逐步走強。”
3/ 喘息空間
美元走軟也提振了其他地區的新興市場貨幣,尤其是亞洲。菲律賓比索在 8 月份創下了約 18 年來的最佳月度漲幅,印尼盾也創下了四年多來的最佳月度漲幅。
但這一勢頭並沒有蔓延到拉丁美洲,墨西哥比索和該地區大部分國家的比索因國內困境和大宗商品價格動盪而遭受重挫。
儘管如此,美元走軟加上美國軟著陸的希望為一些新興市場提供了可喜的喘息空間,使它們有更大的空間來降低利率,並對國內增長問題變得更加敏感。
MUFG新興市場研究主管Ehsan Khoman表示:“在今年剩餘時間裏,我們預計菲律賓、新加坡、南非、韓國、臺灣和土耳其的央行將加入拉美和(中東歐)較早降息的同行行列。 ”
4/ 化敵為友
兩年前,英鎊跌至歷史最低點,部分原因是政治動盪,而歐元兌美元觸及平價–這些舉措加劇了各國央行的通脹之戰。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變,貨幣的強勢可能會讓那些希望放寬政策但又擔心某些經濟領域通脹持續的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利率制定者感到寬慰。
英鎊和歐元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貨幣。英鎊高於 1.30 美元,自歷史低點以來已上漲超過 25%;歐元高於 1.10 美元,市場對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降息的預期低於對美聯儲的預期。
5/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瑞典的利率制定者也可能為美元走軟而歡呼。
瑞典王冠在 8 月份上漲了 4%,成為表現最好的主要貨幣。
它對歐元也有所升值,有助於瑞典降低利率。去年,瑞典央行行長埃裏克-特迪恩(Eric Thedeen)表示,王室的疲軟增加了抗擊通脹的難度。
分析人士說,瑞典王室很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走強,但挪威王室可能會支撐得更好。
挪威很可能是最後一批降息的發達市場經濟體之一,這將提升其貨幣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敏感度。
NatWest分析師說:”在美國利率下調、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全球經濟增長保持穩定的環境下,挪威克朗(挪威王室)等高貝塔(對經濟增長敏感)貨幣往往會表現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