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lorence Tan 報導 石油價格週一繼續下跌,此前歐佩克+同意在 9 月再次大幅增產,而對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也加大了油價下行壓力。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115,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 40 美分,跌幅 0.57%,至每桶 69.27 美元,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為每桶 66.96 美元,下跌 37 美分,跌幅 0.55%,此前兩個合約在週五收盤時均下跌約 2 美元/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簡稱“歐佩克+”)周日達成一致,決定在 9 月份將石油日產量提高 54.7 萬桶,這是其為奪回市場份額而採取的一系列加速增產舉措中的最新一次。該組織稱,經濟形勢良好以及庫存水準較低是其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
此舉符合市場預期,標誌著歐佩克+最大規模的減產措施全面提前結束,加上阿聯酋單獨增產,總計約每日 250 萬桶,約占全球需求的 2.4%。
高盛的分析師預計,自 3 月以來,八個已提高產量的歐佩克+國家的實際增產規模將為每日 170 萬桶,約為已宣佈增產規模的三分之二,因為該組織的其他成員國此前超產,現已減產。
他們在一份報告中稱:“鑒於歐佩克+政策仍具靈活性且地緣政治前景不明朗,我們預計歐佩克+在 9 月之後將維持現有產量不變。”他們還補充道,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的穩健增長可能會使歐佩克+幾乎沒有增產空間。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赫利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表示:“今年夏天,那些擁有閒置產能的產油國押注市場能夠消化新增的石油供應,這一賭注似乎已經成功,油價距離加征關稅前的‘解放日’水準並不遙遠。”
不過,投資者仍對美國可能進一步制裁伊朗和俄羅斯從而擾亂供應感到擔憂。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俄羅斯原油買家徵收 100% 的次級關稅,以迫使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的戰爭。
貿易消息人士週五表示,至少有兩艘裝載俄羅斯石油、原計畫運往印度煉油廠的船隻在新的美國制裁出臺後改道前往其他目的地,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貿易流量數據也顯示了這一情況。
然而,兩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週六對路透社表示,儘管特朗普發出威脅,印度仍將從俄羅斯購買石油。
美國關稅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速和燃料消耗的擔憂也籠罩著市場,尤其是在週五美國就業增長數據低於預期之後。
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裏爾周日表示,上周對眾多國家加征的關稅可能不會削減,而是會繼續維持,作為正在進行的談判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