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Trevor Hunnicutt 報導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表示,他已與習近平主席達成協議,同意削減對華關稅,作為交換,中方將打擊非法芬太尼貿易、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並保持稀土出口暢通。
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釜山市舉行面對面會談,這是自2019年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標誌著特朗普旋風式亞洲之行的尾聲。此行中他還宣稱與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在貿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據北京方面透露,協議還包含美國承諾推遲一年實施一項新措施——該措施遭到中方強烈反對——即禁止數千家部分股權被制裁企業持有的中國公司獲取美國技術。
“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會晤,”特朗普在離開韓國後不久於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他將此次會談評為“滿分10分中的12分”。
特朗普表示,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將從57%降至47%,其中芬太尼前體藥物貿易相關關稅將減半至10%。
特朗普稱,習近平將“全力阻止芬太尼流通”。這種致命合成阿片類藥物是美國過量用藥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國同意暫停本月公佈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稀土元素在汽車、飛機和武器製造中發揮關鍵作用,已成為北京在中美貿易戰中最有效的籌碼。
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暫停措施將持續一年。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向福克斯商業頻道《瑪麗亞早間秀》透露,中方同意在明年1月前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承諾未來三年每年採購2500萬噸。
他表示中方已批准將短視頻應用TikTok置於美國控股的協議,預計該協議將在未來數月內推進。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稱,中方還同意採購美國石油天然氣。貝森特隨後透露,習近平還單方面表達了參與美國在阿拉斯加新建輸油管道的意向,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貝森特同時透露,美方將暫停實施一年期實體清單限制措施,該措施曾使中國企業更難通過關聯公司購買受限技術,同時暫停針對中國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的制裁措施。
貿易專家指出,該協議為拖累全球增長的貿易緊張局勢提供了為期一年的緩衝期,但同時警示中國未能履行特朗普首任期簽署的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採購承諾,且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隨時重燃貿易戰。
無黨派組織“捍衛民主基金會”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指出:“以削減關稅換取緝毒承諾換來的只是暫時平靜,屬於交易性緩解而非結構性重置。”
他進一步闡釋:“雙方都在精確校準緊張程度以避免關係崩潰,同時保留升級選項。根本性問題並未改變,一旦任何一方感到吃虧,脅迫迴圈將立即重啟。”
全球市場反應平淡
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前,剛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峰會。兩國盟友宣佈已敲定持續數月爭執的關稅協議大部分細節。
全球股市對此次緩和反應平淡。此前因期待世界兩大經濟體間貿易戰取得突破,全球股市曾創下歷史新高,這場貿易戰已擾亂供應鏈並動搖全球商業信心。
自美國談判代表周日宣佈已與中國達成框架協議——避免對華商品徵收100%關稅並推遲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後,特朗普多次吹捧與習近平達成協議的前景。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週四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特朗普關於峰會的言論不可信。“特朗普向中國低頭了,”他寫道。
這場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於韓國空軍基地舉行的領導人會晤氣氛融洽,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以上。
習主席通過翻譯向特朗普表示,雙方偶有摩擦實屬正常。兩人面對面交談時,各自代表團成員分列兩側。習主席補充道:“中國的發展與振興,與特朗普總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並不衝突。”
雙方還同意暫停針對船舶運輸的報復性港口費,該措施旨在遏制在造船、海運和物流領域的壟斷地位。
特朗普週四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發文稱,中國將啟動採購美國能源的進程,暗示阿拉斯加將達成重大交易——其政府一直大力宣傳該州一項44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專案。
特朗普表示將在四月訪問中國,隨後邀請習近平訪美。
中國官方媒體將此次會晤描繪為習近平政策制定的勝利。新華社援引習近平的話稱:“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協議基本使中美關係恢復到特朗普四月發起“解放日”攻勢引發報復性升級前的狀態,在主要美國貿易夥伴中僅剩巴西和印度面臨更高關稅。
但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只是貿易戰中脆弱的休戰,其根源問題仍未解決。
特朗普表示未與習近平討論英偉達尖端Blackwell晶片事宜,這進一步打擊了該公司維持其在中國500億美元人工智慧市場地位的希望。
特朗普稱,臺灣問題——這個被中國宣稱主權的民主島嶼,既是美國的夥伴也是高科技強國——同樣未在會談中提及。
會談開始前幾分鐘,特朗普下令美軍在時隔33年後重啟核武器試驗,理由是中俄兩國核武庫不斷擴充。
中國外交部週四表示,希望美國能堅持暫停核子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