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綜合 Trevor Hunnicutt, Laurie Chen and Mei Mei Chu 報導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讚與習近平的會晤“非常棒”,並給出10分制中的“12分”評價,但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協議似乎只是貿易戰中脆弱的休戰,根本問題仍未解決。
週四公佈的框架協議包括:中國恢復大豆採購、暫停稀土出口限制一年、美國降低對華關稅10%。該協議基本將中美關係倒退回特朗普發起“解放日”攻勢引發報復性升級前的狀態。
但該協議暴露了華盛頓所求與北京所願之間的根本性錯位。談判中缺席的是特朗普四月發動關稅攻勢時列舉的重大議題——中國的產業政策、製造業產能過剩及其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
“那麼我們談論的是什麼?“我們討論的是如何緩和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雙方在貿易戰中不斷升級的措施,”新美國安全中心主任艾米麗·基爾克裏斯表示。
此次結果凸顯了習近平應對美國的新策略具有強大韌性——該策略依託出口管制等廣泛工具箱,能迅速應對特朗普政府的每一步行動。
一位知情官員透露,中方對此次會晤抱有現實預期——並未期待雙邊關係實現根本性重置。
該官員表示,中方仍對特朗普的會談基調及“G2”框架設定感到滿意。該官員補充道,中方視此次會晤為穩定雙邊關係的墊腳石,期待未來舉行更高層級會晤。
“世界級領導人”
專家指出,鑒於長期積壓的緊張關係,兩國領導人此次溫暖會晤並約定明年互訪,為夾在中間的跨國企業提供了亟需的喘息空間。
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前夕舉行的會談中,習近平首先表示:“中國的發展和復興,與特朗普總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並不衝突。”
他補充道,願與特朗普共同努力,“為中美關係奠定堅實基礎,為兩國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特朗普會後神采飛揚,離開會場時與習近平親切交談並側身倚靠,隨後稱讚對方是“偉大國家的偉大領導人”,並表示這就是兩個全球超級大國應有的相處之道。
“在有限時間框架內,協議及其談判機制本身就成為兩國互動的紐帶,使雙方能妥善處理問題,逐步調整共同利益,確保對話持續進行,”上海普倫姆諮詢公司合夥人蔔正源表示。
特朗普表示,通過將芬太尼前體化學品貿易相關關稅從20%減半至10%,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將從約57%降至47%。
特朗普承認該問題複雜性,稱習近平將“全力阻止”用於生產致命阿片類藥物的前體化學品流動——該藥物是美國過量用藥死亡的主要原因。他補充道,關稅下調“是因為我相信中方正在採取強有力的行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一與美國參議員馬可·盧比奧通話時強調,特朗普和習近平是“世界級領導人”。
“兩國元首長期互動、相互尊重,已成為中美關係中最寶貴的戰略資產。”王毅用中國外交官罕見的熱情措辭對美國同行表示。
‘艱難處境’
該協議為雙方爭取了喘息空間:特朗普在計畫四月訪華前取得勝利,習近平則緩解了美國高關稅對中國製造商造成的壓力。
但即便這種戰術性緩和也並不完整。
中國最新出臺的稀土出口許可證限制措施只是推遲而非取消,而此前擾亂全球貿易的關鍵礦產限制令依然存在,美國工廠在關鍵材料採購方面仍面臨持續不確定性。
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地緣政治分析師喬·馬祖爾表示:“今年我們看到,中國’從不先發制人但必將反擊’的戰略基本得到了全面驗證。”
“稀土顯然是中國對美施壓的核心籌碼,是其握有的王牌——目前看來美國既無同等籌碼,也無力打破這種控制局面。”
該協議還凸顯出世界兩大經濟體關係自特朗普首任期以來的急劇惡化。彼時談判代表曾達成涵蓋知識產權、銀行業及農業的96頁全面檔。
此輪談判強度大減,雙方僅發佈簡短聲明,主要著重於撤回談判前夕的威脅言論。
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戴偉警告稱,反復升級的緊張局勢可能耗盡習近平與特朗普之間的個人情誼。
他表示:“若緊張局勢多次升級,兩國領導人個人層面的耐心與信任終將耗盡。屆時我們將面臨極其艱難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