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據一位白宮官員和其他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討論以入股英特爾約10%的方式進行投資,而這可能使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
這些人士對媒體表示,美國聯邦政府正在考慮對英特爾進行潛在投資,方法是將該公司根據《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獲得的部分或全部撥款轉換為股權。目前,英特爾已被安排獲得總額約109億美元的補貼,用於商業和軍事用途。
媒體稱,這個金額大致足以支付目標股權所需的資金。按英特爾當前市值計算,約10%的股份價值約為105億美元。但這些人士對媒體表示,具體的持股規模,以及白宮是否會推進該計畫,目前仍在變化之中。
白宮發言人拒絕對談判細節對媒體發表評論,僅表示在政府正式宣佈前,沒有任何交易是官宣的。
這位白宮官員還提到,政府可能將其他晶片法案的撥款轉換為股權。尚不清楚這一想法是否已在政府內部廣泛傳播,或是否已與可能受影響的公司接洽。
援助資金可能並未超過原計畫補貼額,英特爾股價下挫
媒體分析稱,這項政府援助的一個關鍵問題在於是否能幫助英特爾重振業務。英特爾當前銷售增長停滯、持續虧損,並且難以恢復其在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地位。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正試圖扭轉局勢,但他目前的主要措施集中在削減成本和裁員上。
如果動用晶片法案的資金入股英特爾,並不意味著美國政府投入的資金超過原計畫——可能只是發放節奏加快。如同所有晶片法案補助獲得者一樣,英特爾的資金原本計畫按階段撥付,在公司達成預設專案進度後發放。截至今年1月,英特爾已收到22億美元的補助。
目前尚不清楚這22億美元是否會包含在可能轉為股權的部分中,也不清楚自特朗普就職以來,英特爾是否獲得了新的撥款,以及在股權模式下將以何種時間表收到資金。2022年版晶片法案的大多數撥款,是在拜登政府時期承諾的。
媒體週一報導談判進展後,英特爾股價出現震盪,一度下跌5.5%,跌幅隨後收窄至0.5%,但午盤時分又跌超3.6%。該股之前一周則創下自2月份以來的最佳單周漲幅,累計上漲23%。
特朗普政府近期強勢介入戰略性產業
媒體此前報導稱,在特朗普與陳立武舉行一場會面後,美國政府可能考慮入股英特爾。英特爾股價開始拉升。特朗普此前表示,他與陳立武的會面“非常有趣”。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英特爾的未來問題一直令其官員感到棘手。這家曾經引領行業的公司已在晶片微縮工藝方面落後於世界領先的臺積電,而這些晶片是智能手機和人工智慧等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也使得美國重振晶片製造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
分析人士表示,聯邦資金的支持可能會讓英特爾在重振虧損的代工業務方面獲得更多喘息空間,但該公司仍面臨產品路線圖薄弱、難以吸引客戶等挑戰。
媒體分析稱,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終推進入股英特爾的計畫,這將與近期美國政府在戰略性產業中日益積極介入的趨勢相符。特朗普政府團隊此前曾促成一項協議,要求從某些對華半導體銷售中分得15%的收入,並在促成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Corp.)出售給日本競爭對手的交易中獲得了一股“黃金股”。上月,美國國防部曾作出前所未有的舉動,在鮮為人知的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 Corp.中佔據價值4億美元的優先股,這一交易將美國國防部變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
英特爾去年獲得了近80億美元補貼,是《晶片與科學法案》中獲得撥款最多的企業之一,當時前CEO帕特·基辛格押注在俄亥俄州等地建設新工廠,以恢復公司的製造優勢。
然而陳立武縮減了這些計畫,放緩了在俄亥俄州的建設。他計畫依據市場對服務的需求來建設新工廠,而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做法可能與特朗普大力推動振興美國製造業的政策相衝突。
來源:中國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