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槍擊事件後,“特朗普交易”獲得更多動能。
7月15日,“特朗普交易”席捲市場,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比特幣大漲,美股走高,道指再度創下收盤歷史新高,標普、納指也在歷史新高附近,銀行、醫療保健和石油行業股票為潛在受益股。此外,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15日收漲31.37%,但盤後跌超10%,反映了背後的炒作風險。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特朗普最鮮明的政策偏好是加關稅、降國內稅、收緊移民政策,這些都可能抬高通脹,而且特朗普此前就偏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所以在債券市場上,“特朗普交易”令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利好美債、美股和黃金。
在“特朗普交易”席捲市場之際,一些投資者也在擔憂,當前市場的押注是否過於激進?美國大選最終會“鹿死誰手”?
上個月拜登在美國大選首場辯論中表現不佳,“特朗普交易”便已興起,市場基於特朗普若重新入主白宮將減稅、提高關稅和放鬆監管的預期進行了一系列押注。7月中旬,特朗普遇襲,“特朗普交易”進一步升溫。
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是典型的“特朗普交易”。7月15日,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0.2個基點報4.464%,5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6個基點報4.14%,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4.4個基點報4.236%,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6個基點報4.465%。
需要注意的是,7月15日,3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1月31日以來首次超過2年期美債收益率,結束了長期倒掛的局面。備受關注的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線的倒掛程度也出現了明顯收窄,兩者間的倒掛幅度縮小至-23個基點,為1月以來最小。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對記者表示,特朗普當選預期與減稅、赤字擴大等預期掛鉤,一方面令美國經濟增長與通脹前景上行,另一方面加劇市場對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驅動中長端美債利率上行。
美股也受到提振。7月15日,標普500指數漲0.28%,報5631.22點;納斯達克指數漲0.4%,報18472.57點;道瓊斯工業指數漲0.53%,報40211.72點。價值股整體表現亮眼,道指創下收盤歷史新高。
此外,比特幣價格也受到提振,槍擊案後應聲突破6萬美元,16日進一步升至6.3萬美元上方。特朗普在本輪競選之初就確定了自己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支持態度,此前還喊出“讓加密貨幣都在美國製造”的口號。15日加密貨幣概念股也集體走強,嘉楠科技收漲13.08%,MicroStrategy漲15.36%,Coinbase漲11.39%。
不過,在一些分析師眼中,“特朗普交易”也可能會給市場帶來衝擊。凱投宏觀首席市場經濟學家John Higgins分析稱,若特朗普贏得選舉,美國可能會普遍徵收關稅和減少移民,這一趨勢將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通脹率上升。股市泡沫或將更早被戳破,導致美股更早出現暴跌。
隨著槍擊事件助推特朗普選情,通脹擔憂進一步上升,美聯儲貨幣政策面臨更大挑戰。
Tallbacken Capital Advisors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Michael Purves表示,雖然債券交易員預計年內至少會有兩次降息,但美國大選選情可能會推動美聯儲在更長時間內按兵不動。
美聯儲或將進退兩難。一方面,特朗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將導致美國經濟放緩,導致美聯儲面臨更大的降息壓力。但另一方面,通脹升溫又會壓縮美聯儲降息的空間。
此外,如果特朗普贏得第二個總統任期、共和黨控制國會,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很有可能會激增,這也會限制美聯儲的降息能力。Higgins表示,美國公共財政狀況比2016年更加危險,大規模的財政擴張也會讓美聯儲有更多的理由重新評估貨幣政策的適當立場,這可能對價格穩定構成威脅。
從共同點看,特朗普和拜登上臺都會增加財政赤字。鐘正生表示,對於美國經濟前景最為關鍵的財政問題,拜登和特朗普均有可能維持擴張性財政取向,拜登增加支出,特朗普減稅,一定程度上令美國經濟前景維持樂觀。
整體而言,若特朗普當選可能會帶來更大通脹壓力,但對今年影響不大。汪毅對記者分析稱,“如果特朗普當選,美聯儲貨幣政策在更長期內可能會相對寬鬆。不過這已經是明年的事了,對今年的節奏和降息力度影響應該不大。”
目前美聯儲9月降息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15日表示,近期經濟數據提高了美聯儲對通脹降溫的信心,如果勞動力市場意外走弱,也可能促使美聯儲做出政策回應。他重申美聯儲不會等到通脹率達到2%才降息。“如果等到通脹率降至2%左右,那麼可能等得太久了。”
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首降會發生在9月份,可能性高達91.9%,而7月份大概率仍按兵不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