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lasdair Pal 報導 悉尼——澳大利亞政府決定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一決定是在政府察覺到國內對加沙戰爭的輿論出現重大轉變後做出的,這表明坎培拉並不懼怕得罪以色列——這個歷史上一直是其最堅定盟友的國家。
8月11日的宣佈是在數萬名民眾穿越悉尼標誌性的海港大橋,呼籲為加沙帶來和平與援助數日後做出的。近兩年前,哈馬斯武裝組織發動致命跨境襲擊後,以色列在加沙發動了進攻。
加沙衛生當局稱,已有至少6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聯合國則警告可能發生饑荒。
“繼續為以色列辯護並將所有責任歸咎於哈馬斯,已變得在政治上難以接受,”悉尼大學專門研究以巴衝突的學者馬丁·基爾表示。
這一決定使以色列與澳大利亞的關係緊張程度達到數十年未見的水準。
兩國高級政客相互指責——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對阿爾巴內塞發起個人攻擊——澳大利亞駐西岸外交官的簽證被撤銷,一名以色列議員被禁止入境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一個主要猶太團體呼籲大家保持冷靜,並罕見地對內塔尼亞胡表示了批評。去年,澳大利亞發生了一系列反猶太主義的襲擊事件,部分猶太人表示,這種緊張局勢使他們感到不安。
在澳大利亞,關於加沙衝突的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巴勒斯坦事業的同情正在不斷增加。
DemosAU在8月份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45%的人支持在通過談判達成和平協議之前承認巴勒斯坦國,而23%的人表示反對。支持率較一年前的35%有顯著上升。
《悉尼先驅晨報》本月在一篇社論中指出,澳大利亞公眾對以色列的同情開始“迅速消退,一旦加沙出現饑荒的末日景象”。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關係講師查爾斯·米勒表示,加沙的畫面也堅定了議員們的決心。
“我認為這些畫面在澳大利亞政策制定者中改變了許多人的想法,正如在其他國家一樣,”他說。
猶太人不安
這一政治後果讓澳大利亞猶太人執行委員會感到震驚,該委員會是代表200多個猶太組織的大型聯合組織,該組織於週三致函阿爾巴內塞和內塔尼亞胡,敦促他們緩和緊張局勢。
“如果需要公開發表言論,應使用符合國家領導人身份的審慎得體語言,”信函中寫道。
自以色列與加沙戰爭爆發以來,澳大利亞一直面臨針對猶太教堂、建築物和車輛的反猶太主義襲擊,部分猶太人擔心澳以之間緊張局勢升級可能引發更多襲擊。
“當媒體上的政治言論如此聚焦於批評以色列時,這將對當地猶太社區產生影響,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問題,”悉尼紐鎮猶太教堂的拉比埃利·費爾德曼表示。該教堂今年1月曾遭反猶太主義塗鴉破壞。
歷史盟友
澳大利亞是猶太國家建立的早期支持者,並在國際爭端中長期為以色列發聲,儘管兩大主要政黨在原則上支持兩國解決方案。
儘管阿爾巴內塞個人長期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但其政治現實主義使其對正式承認持謹慎態度。
這一立場因公眾情緒轉變而改變,而他在5月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降低了國內反對風險,弗林德斯大學國際衝突專家傑西卡·格納爾表示。
關鍵盟友英國、法國和加拿大均在澳大利亞之前表示將承認巴勒斯坦國,這進一步減輕了阿爾巴內塞的壓力,分析人士指出。
“他們不願在政策上開闢新路徑,但另一方面也不願被全球關鍵盟友甩在後面,”格納爾表示。
“阿爾巴內塞天生就是一個務實謹慎的人。”
自8月11日以來,內塔尼亞胡在多次採訪和社交媒體帖子中多次攻擊阿爾巴內塞,稱這位澳大利亞領導人“軟弱”,並指責他“背叛”以色列。
儘管阿爾巴內塞淡化了這場爭端,但內塔尼亞胡並未顯示出退讓的跡象。他在週四晚間播出的與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的採訪中繼續發表強硬言論。
“我確信他作為公職人員有良好的記錄,但我想他的記錄因在面對這些哈馬斯恐怖分子時表現出的軟弱而永遠受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