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府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宣佈,歐洲國家已支持一項耗資25億美元的計畫以拯救剛果雨林,該保護方案的啟動可能削弱東道國巴西在COP30氣候大會上旗艦倡議的關注度。
動員更多資金保護和恢復全球最後剩餘的雨林是聯合國氣候談判的核心目標。今年氣候峰會特意選址巴西亞馬遜地區,旨在聚焦遏制肆虐的森林砍伐所致排放問題。
歐盟委員會、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也已加入該倡議。該計畫旨在未來五年內籌集超過25億美元資金,並結合中非國家的國內資金,共同保護全球第二大雨林。
支持者表示還將通過技術支持、培訓和夥伴關係幫助非洲國家減少森林砍伐,目標是在2030年前終結剛果盆地的森林破壞。
剛果盆地雨林、全球最大的亞馬遜雨林以及第三大雨林婆羅洲-湄公河-東南亞盆地,均面臨農業擴張、伐木、採礦等產業的威脅。
剛果盆地雨林橫跨中非至少六個國家,其中最大部分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
儘管保護剛果雨林因其目前吸收的淨溫室氣體量超過其他森林而備受關注,但該消息發佈時機可能與巴西在COP30議程核心位置推動全球森林基金的計畫形成競爭。
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大力宣傳“熱帶森林永續基金”(TFFF),稱其以更具可擴展性的投資模式取代贈款,是氣候融資的未來方向。
一位熟悉兩項提案的外交官表示:“理論上,這兩項倡議截然不同”,並指出TFFF將向雨林國家提供無附加條件的年度撥款。但該消息人士補充道,兩個競爭性雨林基金並存的局面可能不利於形象塑造。
挪威也向TFFF承諾30億美元資金,成為迄今最大捐助國。法國表示可為該巴西主導的倡議提供高達5億歐元資金。德國承諾將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