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Gwladys Fouche 報導 以色列的投資已成為挪威競選活動的核心議題,引發了一場關於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運作方式的不同尋常的公開辯論。
由於9月8日的大選競爭激烈,這場爭論可能會影響挪威下屆政府的領導政黨。
根據pollofpolls.no對8月份所有民意調查的平均結果,保守黨、進步黨、自由黨和基督教民主黨等右翼政黨目前有望贏得85個席位,僅比獲得議會多數所需席位多出一個。
本周,左翼社會黨(Socialist Left)加大了對現任工黨的攻擊力度,表示只有在未來工黨政府撤資所有參與所謂”以色列在加沙的非法戰爭”的公司時,該黨才會支持工黨政府。
工黨拒絕了這一要求,但在選舉之後,可能很難再拒絕此類呼籲。
最嚴重危機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嚴重危機,”基金首席執行官尼古拉·坦根週五在接受瑞典《每日工業報》採訪時表示。
“這是個嚴重問題,因為涉及對基金的信任。”
上周在接受採訪時,坦根排除辭職可能性,稱他已履行議會決定的基金職責。
自6月30日以來,該基金已從23家以色列公司撤資,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該基金已持有為以色列戰鬥機提供維護服務的噴氣發動機公司的股份。
在此前的戰爭期間,該基金僅從兩家以色列公司撤資。
截至8月14日,該基金持有38家公司的股份,總價值190億克朗(約合18.5億美元),涉及銀行業、科技、消費品和工業等領域,根據基金數據。
財政部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於8月18日表示,預計將有更多撤資行動。
主張從以色列撤資的人士稱,挪威通過投資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活躍的公司,正在助長國際法被違反。
他們還認為,該基金遵循議會制定的倫理準則進行的正式撤資流程耗時過長,而支持者則表示,這樣做是為了確保公平。
然而,反對撤資的人士認為,正式流程是必要的,而單獨針對一個國家可能違反其倫理規則。
低調運作
該基金將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投資於海外,以避免國內經濟過熱。其2萬億美元的規模相當於每位挪威人(包括男女老幼)擁有35.5萬美元。
其運營及相關變更通常保持低調,但目前正努力維持這一狀態。
傳統上,議會中最大的四個政黨會通過“超級多數”投票來協商基金的變更,以避免每次政府更迭時都進行調整。
“該基金目前在全球投資了近9000家公司……該基金在世界上的可見度越高,其聲譽面臨的風險就越大,”反對黨保守黨議員、負責監督該基金的議會財政委員會成員馬哈茂德·法拉曼德表示。
敵對解讀
儘管基金官員表示他們能夠應對當前的公眾挑戰,但他們私下裏感到擔憂。
路透社通過資訊自由請求獲得了12月6日會議的紀要,此前該請求尚未被報導。
紀要顯示,基金運營商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倫理委員會和財政部就如何在避免被誤解為敵對政府行為的同時平衡倫理投資進行了討論。
倫理委員會指出,“擁有主導性國家所有者的公司存在挑戰,以及基金被政治化的風險”,紀要顯示。
“對於這些公司,建議將被視為對當局的直接批評。這一情況在歐洲和新興市場均適用。”
會議參與者姓名列於檔頂部,而陳述內容則歸因於三家與會機構之一。
“挪威銀行指出……在威權政體中擁有企業的國家,可能成為基金未來面臨的挑戰。”
公開爭執
在公開場合,財政部長斯托爾滕貝格因對議會最高監督機構——審查與憲法事務常設委員會的提問作出回應,而遭到該委員會的異常嚴厲批評。
“這是我四年來在委員會看到的最傲慢的回應,”該委員會主席、反對黨議員彼得·弗羅伊利希在接受公共廣播公司NRK採訪時表示。
“財政部長沒有回答事實性問題,而是就委員會早已瞭解的事項發表了一番冗長的演講。”
道德準則
該基金遵循2004年在保守黨財政部長佩爾-克裏斯蒂安·福斯任內制定的道德準則,並由其左翼繼任者克裏斯汀·哈爾沃森實施。
這些準則規定,基金不得投資於在戰爭或衝突中嚴重侵犯個人權利的公司。
“公眾對以這種方式儲蓄的支持取決於道德準則的遵守,”哈爾沃森對路透社表示。“如果人們不相信資金被妥善管理,對它的支持就會減少。”
曾於2013年至2021年執政的保守黨領袖埃爾娜·索爾伯格表示,保持基金投資的政治中立性一直是長期優先事項。
“堅持投資不受政治影響的原則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她在8月6日與外國記者的會議上表示。
財政部長斯托爾滕貝格本月在南部城市阿倫達爾的一次市政廳會議上表示,該基金一直面臨挑戰。
“我們有時會面臨挑戰。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
“過去30年,我們做到了其他國家連接近都做不到的事情:將自然資源收入全部儲存起來,並……僅使用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