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ia Martinez 報導 德國的政策制定者主要關注如何挽救其工業冠軍,可能忽視了該國服務業尚未開發的增長潛力。
德國經濟曾被譽為歐洲經濟增長的引擎,但自2018年以來,德國經濟的表現一直遜於歐元區同行,而且由於汽車巨頭大眾汽車公司計畫關閉國內工廠,德國經濟面臨著進一步的痛苦。
雪上加霜的是,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於週三解雇了他的財政部長,從而導致德國執政聯盟瓦解。
肖爾茨主張抑制能源成本並資助國家支持的措施,以挽救瀕臨破產的汽車行業的就業,而支持市場的部長克裏斯蒂安-林德納則希望削減開支、降低稅收和減少監管,以使德國能夠保持其 “工業心臟”。
然而,根據記者對 12 位高管、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採訪,德國需要開始關注其服務業,雖然服務業規模小於歐洲同類經濟體,但其增長速度卻快於該國的製造業。
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高級研究員、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經濟學教授貢特拉姆·沃爾夫說:”如果你能做些什麼來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就能彌補製造業的萎縮。”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從酒店業到金融業和 IT 業)同比增長了 1.6%,而製造業則萎縮了 2.8%。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去年服務業占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 70%,而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分別為 78%、72% 和 75%。
企業高管和公司創始人認為,令人窒息的官僚主義和嚴厲監管的文化正在扼殺新公司和新工作崗位的創造,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它們共占德國勞動力的55%。
金融科技借貸公司Selina Finance的聯合創始人、連續創業者倫納德·本寧說,他在英國開公司並不費力,因為他可以合法地在網上成立公司,並在幾天內獲得稅務識別號。
然而,當他在德國創辦一家名為 DAP GmbH 的自動售貨機採購和運營公司時,同樣的流程卻花費了他四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還涉及當局和稅務會計師的無盡文書工作。他告訴路透社記者,這也花費了數千歐元,而他在英國的公司只需50英鎊(約合64.57美元)。
雖然繁文縟節是整個經濟領域都存在的問題,但在德國工商會(DIHK)10 月 29 日公佈的一項服務業調查中,56% 的受訪者將監管列為他們的主要擔憂。另一方面,根據同一項調查,德國工業部門的受訪者將國內需求風險與能源價格並列為他們的主要擔憂。
德國資訊技術行業協會 Bitkom 負責初創企業的主管丹尼爾-布賴廷格(Daniel Breitinger)說,冗長而昂貴的認證和審批程式阻礙了小型和年輕公司進入德國市場,尤其是金融或醫療行業。
“其協會代表著 2200 家公司。”
障礙依然存在
根據德國工商會(DIHK)的一份《2023 年報告》,過度監管也加劇了勞動力短缺,在德國服務業活躍的公司中,50% 的公司表示他們在尋找工人方面舉步維艱。
許多服務業職業,包括律師、會計師和醫生,都需要特定的法律標準和執業證書。但在德國,要求似乎更加嚴格,影響的工作範圍也更廣。歐盟委員會 2021 年的一份報告數據顯示,德國有 33% 的勞動力從事受管制的職業,遠高於歐盟 21% 的平均水準,是歐盟成員國中比例最高的國家。
Pretium Associates 公司總經理馬塞爾·克裏蔔說,德國嚴格的就業資格要求使他的公司(一家為中型企業提供財務諮詢的公司)很難找到年輕的新員工。他對路透社記者說:”我們是有頭銜的國家。
根據德國公共會計師公會 7 月份的一份報告,由於長期的培訓要求,德國只有 1.4% 的審計師年齡在 30 歲以下,而 31% 的審計師年齡在 50 歲至 59 歲之間。
要克服這些障礙,就必須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視。
克裏蔔和其他高管感歎道,雖然製造商可以依靠強大的商業遊說團體 BDI(該團體自稱為 “德國工業之聲”),但國內服務業卻極為分散,由無數小型協會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統計局公佈了 20 多個工業部門的月度數據集,其中包括汽車、化工和制藥等分部門的詳細數據。但與服務業相關的月度數據卻僅限於零售額、該行業的就業人數以及住宿和餐飲服務業的營業額。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賽勒斯·德拉魯比亞認為,數據的稀缺是政治家們對德國經濟的這一關鍵部分關注不夠的最好例證。
德拉魯比亞說:”這表明對經濟的看法有失偏頗。”
(1 美元= 0.7701 英鎊)
(1 美元= 0.7744 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