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能源 > 文章内容 返回
德國將取消對新增可再生能源的固定補貼,轉而支持市場機制
发布:2025-09-17

本網綜合 Riham Alkousaa  報導     德國經濟部表示,德國將逐步取消對新可再生能源專案的固定價格補貼,轉而採用基於市場的支持方式,這與歐盟的指導方針保持一致,同時力求實現氣候目標並控制能源成本。

經濟部長卡特琳娜·賴歇公佈了一項能源轉型監測研究和一份十點計畫,呼籲在競爭力與氣候中立之間尋求平衡時秉持“務實和現實”的態度。

由於氣候目標緊迫、電網緊張以及工業界對更廉價電力的呼聲高漲,這項研究成為了柏林重新校準可再生能源目標、電力市場規則和投資的參考依據。

市場支持與上網電價補貼

批評人士稱,二十年前為扶持可再生能源而設立的固定上網電價補貼如今成本過高,他們指出 2025 年為此預算了 160 億歐元(約合 190 億美元),並認為該行業已足夠成熟,能夠應對市場力量。

正在考慮的替代方案包括差價合約——在這種合約下,如果市場價格低於約定水準,發電方將獲得支付,但如果市場價格高於約定水準,則必須退還差額——或者在收入超過特定門檻時收回超額收入的機制。

該部門未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德國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供應 80%的電力,並在 2045 年實現氣候中和,但多年來該國一直受困於疲弱的經濟,工業界將部分原因歸咎於高昂的能源價格和氣候政策的成本。

重新思考電網擴建、儲能及備用容量

儘管可再生能源目前為德國提供了近 60% 的電力,但報告稱,在陽光充足或風大的時候,它們仍會產生過剩,在風小或陽光少的時候又會出現短缺,而且成本仍然過高。

預計到 2045 年,電網輸電擴建成本將升至 4400 億歐元,此外,配電網路投資還需超過 2350 億歐元。

該部門提議協調推進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和儲能設施的擴建,並提出包括地區獎勵在內的激勵措施。此外,還提議實行基於容量的電網收費和電纜共用。

柏林將優先考慮靈活的備用產能,比如可轉換為氫氣的燃氣發電廠,在計畫於 2027 年啟動的技術開放型容量市場中。

儘管氫能在未來仍將發揮關鍵作用,但該報告承認德國 2030 年國內產能目標無法實現。

 

行業反應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和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VCI)對這一計畫表示歡迎,稱讚其轉向注重效率,並呼籲在擴大可再生能源方面關注品質而非僅僅關注數量。

“目前所需的是政治意願和速度,以便能迅速將分析結果轉化為具體的政策實施,”VKU 地方公用事業協會表示。

德國可再生能源協會(BEE)表示,該報告證實德國的氣候和可再生能源目標仍可實現,但同時警告稱,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不應突然停止。

上一篇:中國19萬億美元股市重獲外資青睞,曾被視為“不可投資”
下一篇:諾華與蒙特羅莎治療公司達成 57 億美元授權協議
相關推荐
  • 戈壁風車“轉”出綠色新邊疆:國家電投在疆清潔能源裝機超1700萬千瓦
    链接阅读
  • 甘肅電力現貨市場轉正一周年 助力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链接阅读
  • 藏粵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啟動 全面投運後每年可輸送超430億千瓦時電能
    链接阅读
  • 中國石化刷新中國葉岩氣試產最高紀錄
    链接阅读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建設楚攀“光伏走廊”降碳增綠
    链接阅读
  • 支撐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滬產第一桶綠色甲醇蓄勢待發
    链接阅读
  • 西藏綠電閃送廣東,總投資約532億元的藏粵直流特高壓工程開建
    链接阅读
  • 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全固態電池成本仍為液態電池的5-10倍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國華為大肆宣傳晶片和計算能力計畫,向英偉達發起新挑戰

2025-09-18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稱人工智慧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英國和美國達成 420 億美元科技協議以紀念特朗普訪英

2025-09-17

TikTok得以存續:中美達成協議確保該應用在美國繼續運營

中國取代德國躋身聯合國最具創新力國家前十

2025-09-16

美中就TikTok達成框架協議;特朗普與習近平將於週五通話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