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aurie Chen 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在中國舉辦的區域安全論壇上,邀請超過20位世界領導人出席,這將展現全球南方國家在唐納德·特朗普時代強大的團結力量,同時也有助於受制裁的俄羅斯再次取得外交勝利。
除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外,中亞、中東、南亞和東南亞的領導人已受邀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該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北方港口城市天津舉行。
此次峰會將迎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時隔七年多首次訪華,兩國正致力於進一步緩和因2020年致命邊境衝突而加劇的緊張局勢。
莫迪去年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與習近平和普京同台亮相,而西方領導人則因烏克蘭戰爭而對俄羅斯領導人冷眼相待。新德里俄羅斯大使館官員上周表示,莫斯科希望中印俄三方會談能儘快舉行。
“習近平將利用此次峰會展示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初具雛形,並表明自今年1月以來白宮針對中國、伊朗、俄羅斯乃至印度的種種努力均未達到預期效果,”研究機構“中國-全球南方專案”主編埃裏克·奧蘭德表示。
“只需看看金磚國家如何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感到不安,這正是這些集團設計的初衷。”
中國外交部一名官員上周表示,今年的峰會將是自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並稱該組織是“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力量”。
這個以安全為重點的組織最初由六個歐亞國家組成,近年來已擴大到10個永久成員國和16個對話國及觀察員國。其職責範圍也從安全和反恐擴展到經濟和軍事合作。
“模糊”的實施
分析人士指出,擴員是許多與會國家的重要議程,但他們一致認為,該組織多年來並未取得實質性的合作成果,而中國則重視在全球南方國家團結一致對抗美國這一形象,尤其是在當前政策制定不穩定和地緣政治動盪的背景下。
“上合組織所代表的精確願景及其實際實施情況較為模糊。這是一個日益增強召集力的平臺,有助於敘事傳播,”班加羅爾塔克沙希拉研究所印太研究計畫主席馬諾傑·凱瓦拉馬尼表示。
“但上合組織在解決實質性安全問題方面的有效性仍非常有限。”
核心成員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仍存在摩擦。6月上海合作組織國防部長會議因印度提出異議而未能通過聯合聲明,印度方面稱聲明未提及4月22日印度喀什米爾地區針對印度教遊客的致命襲擊事件,該事件導致印巴兩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衝突。
新德里還拒絕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對以色列襲擊伊朗(該組織成員國)的譴責,該事件發生於6月早些時候。
然而,印度與中國在經歷五年邊境摩擦升級後近期出現的緩和態勢,以及特朗普政府對新德里施加的關稅壓力,正推動外界對習近平與莫迪在峰會期間舉行積極會晤的預期。
“新德里很可能放下驕傲,將今年上海合作組織的問題拋諸腦後,以維持與中國的緩和勢頭,這是莫迪當前的關鍵優先事項,”奧蘭德表示。
分析人士預計,雙方將宣佈進一步的邊境措施,包括撤軍、放寬貿易和簽證限制、在氣候等新領域合作,以及更廣泛的政府間和民間交流。
儘管峰會預計不會有實質性政策宣佈,但專家警告稱,該組織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不應被低估。
“這次峰會更多是關於形象,非常強大的形象,”奧蘭德補充道。
莫迪預計將在峰會後離開中國,而普京將留下來參加本周晚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的二戰軍事閱兵式,這將是他在俄羅斯以外地區停留的異常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