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rea Shalal 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裏斯塔琳娜·格奧爾基耶娃週四表示,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和全球貿易體系的全面轉變將引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經濟預測,但預計不會出現全球性衰退。
格奧爾基耶娃說,全球貿易體系的重啟正在考驗著各國的經濟,近幾個月來,美國的關稅以及中國和歐盟的報復行動引發了貿易政策的 “極大 ”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她在下周於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前發表的講話中說:“混亂會帶來成本……我們新的增長預測將包括明顯的減產,但不會出現衰退。”
特朗普的關稅和金融市場的動盪預計將成為春季會議的主要議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將出席會議。
格奧爾基耶娃說,不確定性的升高也增加了金融市場承壓的風險,並指出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最近的走勢應被視為一個警示。她說:“如果金融狀況惡化,每個人都會受害。”
格奧爾基耶娃說,世界實體經濟運行良好,勞動力市場強勁,金融體系穩固,但她也警告說,對經濟衰退日益消極的看法和擔憂也會影響經濟活動。
她說:“我在危機時期學到的一點是,觀念與現實同樣重要。如果觀念發生負面變化,可能會對經濟表現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以海嘯般的新關稅顛覆了全球貿易體系,包括對來自所有國家的商品徵收10%的美國關稅,並對部分商品徵收更高的稅率,儘管這些關稅已暫停90天,以便進行談判。中國、歐盟和其他國家已宣佈採取報復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1 月份預測,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 3.3%,2026 年 3.3%。該組織將於週二發佈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
格奧爾基耶娃沒有提供有關預期修訂的細節,但警告說,長期的不確定性將付出高昂的代價,並表示貿易重啟的後果將是 “重大的”。
她說,IMF預計通脹總體上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因為關稅可能會推高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價格,也可能會導致人們減少支出,這實際上會降低通脹。但她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將顯示一些國家的通脹率會上升。
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激進的關稅政策將引發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大幅放緩,未來一年出現衰退的概率將從上個月的25%飆升至45%,為2023年12月以來最高。
不斷冒泡的緊張局勢
格奧爾基耶娃說,由於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不斷增加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貿易緊張局勢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沸沸揚揚。
她說,美國和中國都有不滿情緒,但重要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要減少不確定性,並就更公平、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達成一致,她警告說,這將對較小的國家產生溢出效應。
她敦促各國明智地應對美國實際稅率的 “突然和全面變化”。
大西洋理事會地理經濟中心高級主任喬希·利普斯基說,IMF的最大股東是美國,IMF既注意到了關稅對通脹和全球經濟的影響,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了導致這一局面的根本失衡。
IMF正在全球貿易戰肆虐的背景下開展數據外交。這是一種微妙的平衡行為。
特朗普政府已經退出了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其他國際機構,這讓人擔心它也可能尋求退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
格奧爾基耶娃說,關稅上漲首先會打擊經濟增長,她指出,過去的證據顯示,關稅稅率提高後,進口商的利潤減少,消費者的成本增加。在大經濟體中,關稅還可以刺激新的外來投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這需要時間。
她說,“從長遠來看,保護主義會侵蝕生產力,尤其是在較小的經濟體,”她警告說,保護產業免受競爭的舉措也會削弱創業精神,損害創新。
格奧爾基耶娃敦促各國繼續進行經濟和金融改革,同時保持靈活可信的貨幣政策,以及強有力的金融市場監管和監督。
她補充說,新興市場經濟體應保持匯率的靈活性,捐助國應更好地保護流向脆弱的低收入國家的援助。
格奧爾基耶娃還呼籲在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開展合作,並敦促最大的經濟體達成貿易解決方案,以維護開放性,重啟降低關稅率和減少非關稅壁壘的全球趨勢。
她說:“我們需要一個更有韌性的世界經濟,而不是走向分裂。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可以而且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在衝擊更加頻繁和嚴重的時代加強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