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iz Lee 報導 印度和中國必須解決邊境摩擦,撤回軍隊並避免採取“限制性貿易措施”,以恢復兩國關係,印度外長週一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時表示。
印度外長蘇傑生在2020年兩國軍隊發生致命邊境衝突導致四年軍事對峙並損害雙邊關係後,首次訪問北京期間與王毅會面。該衝突直至去年10月才開始緩和。
蘇傑生對王毅表示,過去九個月雙邊關係正常化取得的“良好進展”得益於邊境摩擦的解決。
王毅表示,雙邊關係中的積極勢頭是“來之不易的,應倍加珍惜”,並補充說兩國應加強政治互信、妥善處理分歧、擴大交流與合作。
“雙方應相互信任而非相互猜疑,相互合作而非相互競爭,”王毅在外交部發佈的聲明中說。
印度和中國共用一條長達3800公里(2400英里)的邊界,該邊界界限模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存在爭議。兩國於1962年爆發了一場短暫但殘酷的邊境戰爭,此後數十年的談判解決爭端進展緩慢。
上月,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曾向中國同行表示,兩國應尋求邊界爭端的永久解決方案。
“我們現在有責任解決與邊界相關的其他問題,包括緩和局勢,”賈什納克補充道,並強調避免採取限制性貿易措施和設置障礙對於促進互利合作至關重要。
該部長發表上述言論的背景是,北京方面近幾個月來對稀土磁鐵等關鍵礦物及高新技術產品製造所需設備的供應實施了限制。
印度擁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儲備,但其國內產量仍處於欠發達狀態。
“中國願加強與印度的溝通與協調,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及全球工業和供應鏈的穩定,”王毅對印度外長表示。
賈什納克爾正在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當天早些時候會見了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
韓正對賈什納克爾表示,印度和中國應穩步推進務實合作並尊重彼此關切,新華社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