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Vladimir Soldatkin and Lidia Kelly 報導 據俄新社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同意通過現有管道小幅增加對華天然氣供應,並簽署了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的諒解備忘錄,但供氣價格將低於向歐洲買家收取的水準。
此舉源於俄羅斯在2022年烏克蘭衝突後因制裁失去歐洲市場份額,正尋求擴大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能源合作。
路透社上月報導稱,由於兩國就新建管道談判未取得實質進展,中國正尋求通過現有管道增加俄羅斯天然氣採購量。
俄羅斯國有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週二向俄媒透露,雙方已達成協議,將經由現有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從西伯利亞東部通往中國)的年供氣量從380億立方米增至440億立方米。
據米勒透露,俄中雙方還就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達成協議,該管道將通過蒙古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年輸氣量達500億立方米,氣源來自亞馬爾半島的博瓦涅科沃和哈拉薩維氣田。
俄羅斯通訊社報導稱,米勒表示:“今日,雙方就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及穿越蒙古的’東方聯盟’過境天然氣管道簽署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
米勒稱,由於管道建設需跨越廣闊地域和複雜地形,對華供氣價格低於俄向歐洲買家收取的價格。他補充說,西伯利亞力量2號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資本密集度最高的天然氣專案。目前尚不清楚由誰負責管道建設,最終投資額也未披露。
據俄媒報導,在普京總統於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蒙古國總統烏赫納吉·赫勒蘇赫後,米勒表示“西伯利亞力量二期”輸氣價格將另行協商。
中國官方新華社週二同時報導,兩國元首舉行了深入會談,並在能源等領域簽署了逾20項雙邊合作檔。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股價在莫斯科交易中微漲0.5%。
中國採購
自西方因俄烏戰爭實施嚴厲制裁以來,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與全球最大自然資源生產國俄羅斯之間的“無上限”夥伴關係持續深化。
克里姆林宮數據顯示,中國現已成為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原油及天然氣買家、第二大煤炭採購國以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通過一條名為“西伯利亞力量”的3000公里(1865英里)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該管道是2019年底啟動的一項為期30年、價值4000億美元的協議的一部分。
2024年出口量約達310億立方米,預計今年供應量將達到380億立方米的規劃產能。
2022年2月,中方還同意通過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島輸氣管道,在2026-2027年前實現每年增購100億立方米天然氣。
米勒表示,雙方已達成協議,將遠東路線的天然氣供應量從100億立方米增至120億立方米。
但俄羅斯對華天然氣出口量仍僅占其2018-2019年對歐創紀錄出口量(1770億立方米)的一小部分。
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僅占歐洲進口量的18%,較2021年的45%大幅下降;同期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比例也從約30%跌至3%。歐盟計畫在2027年前全面淘汰俄羅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