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awder 和 Andrea Shalal 報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於週三生效,這加大了美國重新制定全球貿易準則的力度,引起了歐洲的迅速報復。
特朗普加強保護美國鋼鐵和鋁生產商的行動恢復了對所有進口金屬徵收25%的有效全球關稅,並將關稅擴大到數百種由金屬製成的下游產品,從螺母和螺栓到推土機刀片和蘇打罐。
歐盟委員會幾乎立即做出回應,稱將從下月起對價值260億歐元(2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反關稅。
美國的親密盟友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對一攬子關稅提出了批評,加拿大正在醞釀採取對等行動,英國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則表示,為了國家利益,“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說,此舉“完全沒有道理……違背了我們兩國持久友誼的精神”,但他排除了針鋒相對的關稅。
“關稅和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是一種經濟自殘,也是導致增長放緩和通脹加劇的原因。它們由消費者買單。”阿爾巴內塞告訴記者。
受關稅影響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最大的鋼鐵和鋁外國供應國)、巴西、墨西哥和韓國,這些國家都享有一定程度的豁免或配額。
本週二,特朗普威脅加拿大將對其出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加倍徵收 50%的關稅,這給關稅最後期限的到來帶來了一些戲劇性。
但在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同意暫停該省向明尼蘇達州、密歇根州和紐約州出口電力徵收25%附加稅的決定,直到美國取消之前的關稅之後,特朗普放棄了這些計畫。
福特表示,他將於週四與加拿大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飛往華盛頓,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及其他特朗普官員舉行會談,討論修訂美墨加貿易協定。
這一事件令本已因特朗普的廣泛關稅攻勢而惶恐不安的美國金融市場大跌眼鏡,但特朗普原定於2018年在其第一任期內對鋼鐵和鋁徵收232條款國家安全關稅的計畫沒有改變。
白宮發言人將美國對加拿大的施壓描述為美國人民的 “勝利”。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早在午夜截止日期之前就切斷了根據配額安排符合免稅入境條件的進口商品,在給托運人的公告中說,配額檔需要在當地時間週二下午4:30之前在美國入境口岸處理完畢,否則將徵收全額關稅。
此舉受到美國鋼鐵生產商的歡迎,因為它恢復了特朗普2018年金屬關稅的初衷,而這一初衷已被眾多國家排除在外和配額以及數千種特定產品排除在外所削弱。
“通過堵住多年來一直被利用的關稅漏洞,特朗普總統將再次為隨時準備重建美國的鋼鐵行業注入活力。”鋼鐵製造商協會主席菲利普·貝爾在一份聲明中說。
“修訂後的關稅將確保美國的鋼鐵製造商能夠繼續創造新的高薪工作崗位並進行更大的投資,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受到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損害。”貝爾補充道。
美加貿易戰升級之際,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正準備在本周將權力移交給他的繼任者馬克·卡尼。
卡尼週一表示,在他宣誓就任總理之前,他不能與特朗普通話。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希望加拿大“成為我們珍視的五十第一國”。
加拿大能源部長喬納森·威爾金森告訴記者,如果美國繼續徵收關稅,加拿大可能會採取非關稅措施,比如限制向美國出口石油或對礦產品徵收出口關稅。
加拿大每天通過管道向美國運送約400萬桶原油,主要運往美國中西部的煉油廠。他補充說,加拿大對美國乙醇徵收關稅也是一種選擇。
根據特朗普於2020年簽署的USMCA貿易協議,大部分美加貿易仍然是免稅的,但他繼續抱怨加拿大對乳製品徵收高額關稅。
上周,渥太華為符合USMCA協議的出口產品贏得了一個月的緩刑期,使其免受特朗普因芬太尼販運而威脅對加拿大普遍徵收25%關稅的影響。
但在 4 月初,加拿大還將面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其目的是提高美國的關稅,使之與其他國家的稅率相匹配,並抵消非關稅壁壘。
加拿大擁有充足的水電資源,這使得原鋁生產比美國更具成本效益,在美國鋁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因為美國冶煉廠曾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重新煥發生機,但現在已經停產。
中國仍是美國第二大鋁及鋁制產品供應國,但已面臨高額關稅以抵制所謂的傾銷和補貼,以及特朗普在過去一個月中因芬太尼走私而新徵收的20%關稅。
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對關稅的過度關注已經動搖了投資者、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經濟學家越來越擔心這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週二進行的一項小企業調查顯示,美國經濟連續第三個月走弱,完全削弱了特朗普11月5日贏得大選後提振的信心,而紐約聯儲週一進行的一項家庭調查顯示,消費者對財務、通脹和就業市場的悲觀情緒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