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rasu Kannagi Basil 報導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次亮相備受期待,其股價飆升 30%,公司市值達到 196.5 億美元,結束了該公司長達數年的上市等待,也凸顯了美國整體首次公開募股市場的反彈。
該公司股票開盤價為每股 52 美元,而其首次公開募股(IPO)定價為每股 40 美元。
先買後付(BNPL)貸款機構正領銜七家公司,其中包括溫克萊沃斯雙胞胎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Gemini,計畫於週五前在紐約上市,這將成為美國 IPO 市場多年來最繁忙的一周。
強勁的陣容為秋季的活躍局面奠定了基礎,此前由於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年初新發行股票的復蘇勢頭在經歷了近三年的低迷期後戛然而止。
由於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擾亂了股市,Klarna 以及其他幾家知名企業於 4 月暫停了其首次公開募股計畫。
該公司及其部分投資者以每股 40 美元的價格出售了 3430 萬股,高於 35 至 37 美元的發行價區間。此次首次公開募股使 Klarna 的估值達到 151 億美元。
“(上市)這確實是一個機會……主要是為新股東、我們的 1.11 億消費者和其他人提供機會,真正參與到顛覆金融服務行業的旅程中,並成為下一代個人理財的引領者,”Klarna 首席財務官尼克拉·內格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道。
包括矽谷風險投資巨頭紅杉資本和丹麥億萬富翁安德斯·霍爾克·波爾森旗下 Heartland A/S 在內的售股股東在此次首次公開募股中籌集了 11.7 億美元。
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西米亞特科夫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持有 Klarna 約 7% 的股份,在此次首次公開募股中並未出售任何股份。
Klarna 是自 2018 年 Spotify 以來在美上市的規模最大的瑞典公司。
“150 億美元遠非令人失望,因為這一金額高於 Klarna 的定價區間,而且顯示出發行方在初始估值預期方面保持保守的趨勢,以吸引投資者需求,並希望讓他們欲求不滿。”Mergermarket 股權資本市場主管塞繆爾·克爾(Samuel Kerr)表示。
2021 年,Klarna 達到巔峰時以 456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資金,但一年後,由於通貨膨脹加劇和利率上升,其估值暴跌至 67 億美元。
多年來,該公司一直有意在紐約上市,2021 年曾考慮過直接上市——這種途徑無需發售新股,也無需承擔傳統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成本。
AJ Bell 投資總監拉斯·莫爾德(Russ Mould)表示:“強勁的二級市場可能會促使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投身公開市場。”
危險在於,一筆好交易會引發幾筆類似的交易,隨後就會接踵而至一大批品質較差的交易。
先買後付(BNPL)聚焦
成立於 2005 年的 Klarna 當時電子商務尚處於萌芽階段,如今已發展成為先買後付領域的巨頭,憑藉其短期融資模式重塑了線上購物。
先買後付(BNPL)允許購物者在一段時間內分期小額支付商品費用,自新冠疫情以來,這種方式越來越受歡迎。
隨著客戶應對棘手的通貨膨脹、勞動力市場裂痕以及收入增長放緩等問題,該業務正在積聚發展勢頭。
安納克斯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雅各布森表示:“Klarna 的首次公開募股將是一支溫度計,顯示投資者認為先買後付業務會有多熱門,或者有多不熱門。”
總部位於美國的競爭對手 Affirm 市值高達 290 億美元,其股價今年已飆升 45%。根據其首次公開募股的檔,截至 6 月 30 日的年度,Affirm 最新季度報告的平均訂單價值為 276 美元,而 Klarna 為 101 美元。
雖然 Klarna 主要針對小額購物和短期貸款,但 Affirm 則專注於大額購物,並提供更長期的零利率融資。
Klarna 在最初的 14 年裏盈利,但近年來隨著其在美國和其他市場的擴張,一直面臨虧損。
西米亞特科夫斯基對路透社表示:“目前,我們更注重為現有用戶群體帶來更多價值,而非用戶群體的增長,因為用戶增長一直非常穩定。”
分析師估計,未來幾年,先買後付(BNPL)將逐漸從借記卡手中搶佔市場份額,因為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這種能夠分期付款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