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ick Carey 報導 兩家公司週三表示,歐洲投資銀行(EIB)將向GDI提供2000萬歐元(2200萬美元),以幫助美國矽陽極初創公司在德國的一家工廠擴大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規模。
這筆資金將以貸款的形式發放,歐盟的貸款機構也將持有紐約羅切斯特GDI的股權。該交易是InvestEU的一部分,旨在到2027年引發3720億歐元的新技術投資。
GDI表示,其陽極的能量密度提高了30%,這意味著續航里程更長,而且與石墨陽極相比,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僅為15分鐘。
它是眾多開發矽陽極的初創公司之一,包括Nexeon、Group 14 Technologies和Sila Nanotechnologies,它們都宣稱性能優於石墨。
中國將世界上90%以上的石墨精煉成幾乎所有電動汽車電池陽極中使用的材料,並於12月對石墨實施出口限制。
這促使汽車製造商努力在中國以外採購合成石墨或使用矽等替代材料。
歐洲投資銀行副總裁尼古拉·比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很高興支持GDI的創新技術,該技術有助於該行業用世界上隨處可見的矽代替石墨這種關鍵原材料。”
GDI將擴大其陽極的規模,以便在比利時汽車玻璃供應商AGC Glass Europe在下薩克森州的一家工廠對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電池進行重大測試,該工廠的銅箔由德國Schlenk SE提供。
在十年後的未來,GDI預計將生產足夠的矽陽極,用於大規模生產的電動汽車。
據熟悉GDI運營的消息人士透露,這家初創公司正在與大多數主要的歐洲和美國汽車製造商就其100%矽陽極技術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