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Virginia Furness、Kate Abnett 和 Simon Jessop 報導 各國在週六舉行的 COP29 氣候大會上就全球碳信用額度買賣市場的規則達成了協議。
該協議是在關於建立碳信用額市場的國際談判開始約十年後達成的,其關鍵在於如何確保該系統的可信度,從而使其能夠可靠地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
碳信用額是通過一些專案產生的,比如在一個較貧窮的國家植樹造林或建立風力發電場,這些專案每減少一公噸排放或從大氣中吸走一公噸排放就能獲得一個信用額。國家和公司可以購買這些信用額度,以幫助實現其氣候目標。
在為期兩周的會議初期達成一項協議,允許聯合國的集中交易系統最快於明年啟動後,談判代表們在阿塞拜疆的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敲定一個單獨的雙邊系統的細節,以便各國直接進行交易。
需要確定的細節包括:如何構建一個跟蹤信用額度的登記冊,以及各國應分享多少有關其交易的資訊,以及當專案出現問題時應如何處理。
呼聲最高的是歐盟,它呼籲聯合國進行更嚴格的監督,並提高國家間交易的透明度,而美國則尋求對所達成的交易有更大的自主權。
COP29主席國在協議達成前公佈了一份協議草案,建議允許一些國家通過單獨的註冊系統發行碳信用額度,但這並不等同於聯合國的批准印章。
最終的文本是在歐盟為那些無力建立自己的分類賬來發行和跟蹤碳信用額的國家提供註冊服務後達成的妥協,而美國則確保僅在此類註冊系統中記錄的交易並不構成聯合國對碳信用額的認可。
為非營利組織環境保護基金跟蹤會談情況的佩德羅·巴拉塔說,通過同意註冊機構不決定信用額度的品質或認可發行者,歐盟 “已經不遺餘力地迎合美國”。
他說:”這仍然是一個可行的國際貿易體系……儘管有些人會說它沒有牙齒。”
雖然鞏固全球碳信用額市場是巴庫會談的重點,但雙邊貿易已於今年1月開始,當時瑞士從泰國購買了碳信用額,其他數十個國家也已達成協議轉讓碳信用額。
但這些交易仍然有限,在一套明確的規則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既確保誠信和透明度,又不限制各國的參與能力,應能促進交易量的回升。
支持擴大碳信用額交易的商業團體IETA表示,到2030年,一個由聯合國支持的市場每年價值可達2500億美元,每年可抵消50億噸額外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