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團隊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通過改變飲食條件,可以培育出更易發育成其他細胞類型的超級幹細胞。這些幹細胞比普通幹細胞更具活力,分化能力更強,能更有效地轉化為肝臟細胞、皮膚細胞或神經細胞等特化 […]
去年,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據報導,《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報告》星期六(4月26日)在安徽合肥發佈。 報告顯示,2024年,浙江憑 […]
“除了歡迎各位來賓,我也想歡迎臺上的這只機器狗。”在4月23日舉辦的“AI智慧應縣木塔2.0:具身智能X數字文遺升級路徑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劉暢的開場白引得與會 […]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中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專案——“國鈾一號”示範工程建設正在加緊進行,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生產出第一桶鈾產品。 “過去鈾礦開採‘動土傷山’,如今我們採用‘二氧化碳+氧氣原地浸出法’開採工 […]
4月26日於安徽合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上,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首發首展了萬瓦級氦製冷機,這一超大型氦低溫製冷機是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重大突破。 […]
3月28日,廣東和安徽的兩家公司獲頒中國首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開啟商業化載人服務序章。“空中的士”飛入現實生活,為市民和消費者帶來飛行體驗、城市觀光等服務,也推動著低空經濟和航空文旅 […]
中國無人機企業普宙科技宣佈,將於4月23日上海車展全球首發”天鷹”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該系統是該公司2023年發佈的”東方鷹眼”無人機系統的升級版本,具 […]
4月24日,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上海市關於加快培育商業航太先進製造業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到2027 […]
今年以來,人工智慧(AI)眼鏡迅速從概念走向現實,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 面對這一高景氣賽道,不少品牌紛紛發力,密集發佈智能眼鏡相關產品。Rokid、Snap、百度、雷鳥創新、XREAL等品牌不斷推陳出 […]
在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中,中國的“秘密武器”是一支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工廠機器人大軍,它們徹底改變了製造業。中國的工廠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實現自動化。工程師和電工負責管理大批機器人,這些自動化操作在提高產品品質 […]
第4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體博會”)將於5月在江西南昌開幕。主辦方之一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體聯”)表示,“科技創新”將是本屆展會一大亮點,AI技術與數位化應用貫穿全展 […]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市人工島夢洲,主題為“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的日本大阪·關西世博會(以下簡稱“大阪世博會”)開園。當日,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以“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為 […]
身高172釐米,通體銀色,一臺臺人形機器人在產線上分揀物料、搬運料箱、安裝零件……科幻電影裏的場景照進現實。 這款Walker S1工業人形機器人,來自廣東深圳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成建制”進 […]
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雲南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組成的科研團隊,利用雲南天文臺1.2米望遠鏡鐳射測距系統,成功探測到中國遠距離逆行軌道衛星(DRO-A)單角錐反射器的鐳射回波信號,測出星地距 […]
體積小巧如手錶,但具備非侵入性即時監測血液中單個細胞的能力,麻省理工學院(MIT)“納米網路生物探索”研究團隊最新研發出一款名為CircTrek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區別於傳統的“快照式”抽血診斷,Cir […]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