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大模型到深度應用,京東展現出大力投入AI(人工智慧)的決心。
9月25日,主題為“Enjoy AI”的JDDiscovery-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在北京舉行。在這場大會上,京東發佈了AI全景圖,系統展示了公司的AI整體戰略佈局,並宣佈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帶動各個產業形成萬億規模的AI生態。
京東集團SEC副主席、京東集團CEO許冉在主題演講中強調,京東不會片面追求“運動式的AI”,而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真正為產業創造價值的AI:“2023年的JDD大會上,我們提出了一個公式:大模型的價值=演算法×算力×數據×產業厚度的平方;經過這兩年在人工智慧上的實踐和探索,我們也更新了對人工智慧價值的理解,認為人工智慧的價值=模型×體驗×產業厚度的平方。”
AI行業從“參數競賽”到“落地競賽”
置於全球背景下,京東的這一判斷更顯意味深長。
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眾多科技巨頭紛紛宣佈加大在AI和基礎設施方面的資本支出。例如,根據穀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Meta和亞馬遜今年8月發佈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今年以來,四家公司的資本支出已累計達到17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投資AI數據中心,預計接下來的全年資本支出總額將超過3500億美元。
AI正深刻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在這個各大廠紛紛佈局AI的節骨眼上,行業已從“參數競賽”過渡到“落地競賽”。京東提出的“模型×體驗×產業厚度的平方”邏輯,凸顯其與眾不同的路徑:不是單純強調算力與規模,而是將目光聚焦於產業深度和真實場景價值。
基於這樣的理念,此次大會上,京東圍繞全新升級的大模型品牌JoyAI,發佈了三大全新AI產品,四大場景深度AI應用以及多個技術平臺。
模型層面,全新JoyAI大模型涵蓋從3B到750B的全尺寸模型,還有語音大模型JoyAI LiveTTS和數字人大模型JoyAI LiveHuman。京東提出三大演算法創新,通過思維鏈合成與自規劃(AOT)技術、漸進式自我博弈的混合思考演算法(PST)和同態變分推斷強化學習(HVRL),系統性地提升了模型的推理效率、思考深度和工程性能。
據介紹,京東JoyAI大模型已實現“全尺寸覆蓋+多模態支持+演算法創新”,國產化算力也取得積極進展。在此基礎上,京東升級了三大AI基礎設施平臺:數字人平臺4.0推出行業首個品牌代言數字人,將直播成本降至真人的 1/10;JoyAgent3.0智能體平臺已實現100%開源,京東內部已有超3萬個智能體運營;JoyCode2.0代碼平臺融合智能體技術,使產品開發週期縮短30%。
京東的AI打法:從練功到開放
在AI打法上,京東的獨特之處在於:先在自有場景練功,再對外開放產業場景與數據,走“產業AI”路徑。新的AI產品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落地、能轉化的應用,能夠直接帶來產業價值。
大會上,京東發佈基於JoyAI大模型能力的三大產品:下一代購物和生活服務超級入口京犀App,用戶將能夠在App上用語音完成購物、點餐、買機票、訂酒店等操作;萬能數字人助手“他她它”,支持用戶自己創建智能體並通過AI圈子互動,還可以被裝進智能設備中;行業首個附身智能平臺JoyInside,最新版本已陸續接入超過30家頭部品牌的硬體產品,並和眾擎、宇樹等超10家領先的機器人品牌合作。
在具體應用方面,京東在零售、健康、物流、工業四大產業佈局的深度應用同時亮相。
其中,全新升級的物流超腦大模型2.0全面走向多模態,首次對外公佈的電商創新AI架構體系Oxygen依託Joy AI大模型打造豐富的系統能力和多元化智能體,京醫千詢2.0成為行業首個能看懂醫學報告、聽懂病情描述的醫療大模型,而業內首個工業供應鏈大模型JoyIndustrial以“數據+智能”驅動工業供應鏈效率革命,為各行業降本增效提供核心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的差異化優勢在於“供應鏈+場景”的複合壁壘。
會上,京東正式宣佈,將面向大模型、具身智能企業的模型訓練及應用測試需求,逐步開放各類產業場景及供應鏈數據,包括倉儲、分揀、配送等物流場景,藥品管理、線上問診等健康場景。依託京東雲的基礎設施,為行業提供高質量的模型數據集,支撐大模型企業、具身智能企業進行模型訓練。
可以看出,在戰略層面,京東展現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級”的落地取向,力求實現用戶黏性與企業變現的雙重收益。目前,AI行業大勢已進入落地與場景競爭階段,憑藉供應鏈厚度和真實業務場景,京東有機會形成差異化壁壘。
憑藉其供應鏈與產業厚度,京東走出了一條技術落地、體驗扎實、生態共贏的AI路徑,成為大廠AI競賽中一個獨特而穩健的存在。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