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hristoph Steitz 報導 歐洲最大的德國化工行業開始感受到紅海運輸延誤帶來的壓力,成為最新一個被警告供應中斷的行業,一些公司被迫使限制生產。
由於葉門胡塞武裝襲擊,集裝箱托運商將船隻轉向非洲周圍,遠離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因此從亞洲進口到歐洲的關鍵貨物,從汽車零部件、工程設備到化學品和玩具,目前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
儘管德國工業已經習慣了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引發的供應中斷,但貿易動脈交通減少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特斯拉的柏林工廠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受害者。
德國的化工行業是僅次於汽車和工程行業的第三大產業,年銷售額約為2600億歐元(2820億美元),其中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以外進口商品來自亞洲。
“我的採購部門目前正在努力獲得三倍的收益,”Gechem GmbH&Co KG的首席執行官兼所有者Martina Nighswonger說,該公司為大型工業客戶混合和裝瓶化學品。
由於延遲,年銷售額達到兩位數百萬歐元的Gechem公司降低了洗碗機和廁所片劑的生產,因為它無法獲得足夠的檸檬酸三鈉以及氨基磺酸和檸檬酸。
因此,該公司正在審查其三班倒制度,Nighswonger表示,並補充說,運輸緊張的連鎖反應可能至少在2024年上半年仍將是一個問題。
這導致了與客戶坦誠的討論,Nighswonger補充道。
她說:“如果我們得到三輛卡車而不是六輛卡車,每個客戶只能得到他們訂單數量的一部分,但至少每個人都能得到一些東西。”
大型專業化學品製造商贏創工業集團(Evonik Industries AG)也表示,它正受到“臨時路線變更和延誤”的打擊,並補充說,一些船隻在幾天內最多改變了三次方向。
該公司表示,它正試圖通過提前訂購和改用空運來減輕影響,空運被認為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有些化學品不允許通過飛機運輸。
亞洲依賴性
德國工業機構VCI長期以來一直指出對亞洲進口的依賴,稱雖然生產中斷應僅限於個別情況,但通過紅海的進口延誤對已經疲軟的行業來說是一個額外的負擔。
“這種影響在中型精細和特種化學品公司中尤為明顯,”VCI首席經濟學家亨裏克·梅因克(Henrik Meincke)表示,並補充說這些公司經常從亞洲採購相當大比例的原材料。
紅海運輸危機爆發之際,德國經濟已經因經濟衰退以及高昂的勞動力和能源成本而面臨壓力。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稱,歐洲的化工行業以及汽車和零售業被視為最脆弱的行業。
除了進口延遲,化工集團還指出燃料成本增加,因為運輸關鍵原材料的油輪需要大約14天才能到達,這些成本只能部分轉嫁給客戶。
科思創生產用於床墊、汽車座椅和建築隔熱的泡沫化學製品,預計將產生更高的運費,但補充說,這些在其整體支出中微不足道。
它表示,一個內部工作組正在處理這個問題,仍然指向其強大的區域足跡。
香料製造商德之馨也表示,預計不會出現交貨延遲,因為它有足夠的安全庫存,並呼籲客戶堅持其通常的訂購模式,以防止任何不必要的囤積。
瓦克化學公司(Wacker Chemie)為全球約一半的晶片提供多晶矽,該公司也指出價格將上漲,但補充說其業務到目前為止尚未受到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