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e Skipper, Joey Roulette and Steve Gorman 報導 土耳其首位宇航員和代表歐洲的其他三名機組人員週四從佛羅里達州出發,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德克薩斯州初創公司Axiom Space最新安排的商業任務。
日落前約一小時,搭載“公理三號”(Ax-3)的載人“龍”飛船在卡納維拉爾角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公理三號”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從佛州甘迺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了計畫中的36小時飛行,前往軌道實驗室。
自主操作的“龍”號飛船預計將於週六早上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距離地球約250英里(400公里)的前哨軌道進行對接,該軌道目前由7名常規宇航員所佔據。
現場視頻顯示,兩級25層高的運載火箭在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沿岸多雲的天空中劃過,尾部拖著一條熾熱的黃色尾焰。
機組人員艙內的攝像機拍攝了四名男子坐在他們的加壓艙內的畫面,他們戴著白黑相間的飛行頭盔,穿著飛行服,看著火箭沖向太空。
發射九分鐘後,獵鷹9號火箭的末級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
在收到任務控制中心的祝賀後,機長邁克爾·洛佩茲·阿萊格拉從“龍”號飛船用無線電回復道:“正如我所說,這是一項團隊運動。謝謝你們,夥計們。”
幾分鐘前,火箭的可重複使用的下級與航天器的其餘部分分離,自行飛回地球,安全降落在發射場附近的著陸區,控制室裏響起歡呼聲。
這是總部設在休斯頓的Axiom公司過去兩年組織的第三次此類飛行,該公司以將外國政府和私營企業贊助的宇航員送入地球軌道的業務為基礎。
該公司向客戶收取每位宇航員座位至少5500萬美元的費用。
為期兩周的軌道研究
“公理三號”任務的計畫要求機組人員在ISS上花費大約14天的微重力時間進行30多項科學實驗,其中許多實驗側重於太空飛行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更具象征意義的是,這次任務反映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正以進入地球軌道作為提高全球聲望、軍事力量和衛星通信的一種方式。
土耳其長期以來一直申請加入歐盟,準備通過派遣土耳其空軍老兵阿爾佩·格澤爾克作為“公理三號”任務專家,首次執行人類太空飛行任務,從而進入國際空間站的專屬但不斷擴大的基地。
同行的還有:任務指揮官為來自美國(同時擁有西班牙國籍)的邁克爾·洛佩茲·阿萊格裏亞,他是美國航天局(NASA)退役太空人、公理太空公司首席太空人,此次任務是其第6次太空飛行。任務飛行員為來自義大利的沃爾特·維拉迪,他出生於1974年4月,是義大利空軍上校,此行是其首次入軌太空飛行。任務專家馬庫斯·萬特是來自瑞典的歐空局(ESA)專案太空人,出生於1980年,是瑞典空軍中校,此行是其首次太空飛行。
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於週六早些時候由空間站的七名常駐宇航員——兩名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美國人、三名俄羅斯宇航員和兩名分別來自日本和丹麥的宇航員——迎接他們登入國際空間站。
2023年5月,Axiom-2發射了一支由兩名美國人和兩名沙特人組成的客隊,其中包括生物醫學科學家Rayyanah Barnawi,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被送入軌道的阿拉伯女性,執行了為期八天的國際空間站任務。
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的私人資助火箭和衛星公司SpaceX根據合同為Axiom提供運載火箭和乘員艙,就像NASA執行國際空間站任務一樣。SpaceX還從洛杉磯附近的公司總部為火箭發射運行任務控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除了提供卡納維拉爾角的發射場外,還負責宇航員與空間站的交會。
Axiom是一家由美國宇航局前國際空間站專案經理領導的成立八年的公司,是少數幾家建造自己的商業空間站的公司之一,旨在最終取代已有25年曆史的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預計國際空間站將在2030年左右退役。